更新时间: •阅读 2041
基本释义
- dōnɡ xi
- ㄉㄨㄥ ㄒ一
- 東西
- ai sghg
- 名词
词典解释
⒈ 东面和西面。
例东西植松柏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英east and west;
⒉ 从西到东的距离。
例纵有健妇把锄犁,禾生陇亩无东西。——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中国东西5000公里。
英from east to west;
⒊ 泛指四方。
例叫嚣乎东西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英four directions of north,south,west and east;
⒈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。
例吃东西。
写东西。
英thing;
⒉ 特指人或动物(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)
例这小东西真可爱。
妈,别理这东西,小心吃了他们的亏。——曹禺《雷雨》
英people and animal;
引证解释
⒈ 方位名。东方与西方;东边与西边。
引《墨子·节用中》:“古者 尧 治天下,南抚 交阯,北降 幽都,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。”
汉 刘向 《九叹·远逝》:“水波远以冥冥兮,眇不睹其东西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高赞 看椅上坐。 钱青 自谦幼辈,再三不肯,只得东西昭穆坐下。”
叶圣陶 《黄山三天》:“文殊院 前边的 文殊台 比较宽阔些,可是靠南突出的东西两块大石,顶部凿平,留着边缘作自然的栏杆,那地位更窄了。”
⒉ 从东到西。
引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四:“秦 为 阿房殿,在 长安 西南二十里,殿东西千步,南北三百步。”
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先是,自 西河 总秦戍 筑长城东至於海,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餘里。”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辛部第一章:“举全地经纬分为百度,赤道之北五十度,赤道之南五十度,东西百度,共一万度。”
⒊ 近旁,旁侧。
引唐 薛涛 《十离诗·马离厩》:“雪耳红毛浅碧蹄,追风曾到日东西。”
宋 欧阳修 《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》诗:“念花意厚何以报?唯有醉倒花东西。”
清 唐孙华 《夏日园居杂咏》之二:“同荷阴阳受埏埴, 金 张 只在岸东西。”
⒋ 犹四方。
引汉 焦赣 《易林·讼之未济》:“避患东西,反入祸门。”
唐 杜甫 《无家别》诗:“我里百餘家,世乱各东西。”
宋 晁补之 《鱼沟怀家》诗:“生涯身事任东西,药笥书囊偶自賫。”
清 唐孙华 《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》诗:“人生游跡过如扫,鸿爪一瞥飞东西。”
⒌ 指七、八十岁。按, 东晋 南朝 时钱陌不足,以西钱七十、东钱八十为百,故 齐武帝 以为百岁难期,遂借东西钱短陌之数为喻,犹言寿如东钱之八十、西钱之七十于事亦济。参阅 周一良 《魏晋南北朝史论集·读书杂识》。
引《南齐书·豫章文献王嶷传》:“嶷 谓上曰:‘古来言愿陛下寿偕南山,或称万岁,此殆近貌言,如臣所怀,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。’上曰:‘百年復何可得,止得东西一百,於事亦济。’”
⒍ 物产于四方,约言称之为东西。古代亦以指产业。
引宋 王溥 《唐会要·逃户》:“大中 二年制:‘所在逃户,见在桑田屋宇等,多是暂时东西。’”
⒎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。
引明 朱有燉 《豹子和尚自还俗》:“我又无甚希奇物,我又无甚好东西,他偷我箇甚的?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五回:“凤姐 笑道:‘这一宗东西,家常不大做;今儿 寳兄弟 提起来了,单做给他吃。’”
沙汀 《闯关》一:“感情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。”
⒏ 特指人或动物(含爱、憎感情)。
引元 马致远 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但犯着吃黄虀者,不是好东西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一〇三回:“王夫人 哼道:‘糊涂东西!有紧要的事,你到底説呀!’”
老舍 《二马》第三段一:“看那个老东西的脸,老像叫人给打肿了似的!”
贺敬之 《放声歌唱》诗:“天呵!叫我怎么养活呵--这个可怜的小东西?”
例如:她养的几只小东西真可爱。
国语辞典解释
⒈ 东方与西方。
例如:「东西文化交流。」
⒉ 从东到西。也作「西东」。
引《三国演义·第一九回》:「子丕继业,差役甚重,东西驱驰,未有宁岁。」
⒈ 物品。
引《红楼梦·第四五回》:「各色东西可用的只有一半,将那一半又开了单子,与凤姐去照样置买。」
近工具
⒉ 讥骂人的话。
例如:「你是什么东西?竟敢如此放肆!」
近义词、反义词
- 对象
、 工具
、 货色
、 器械
、 器材
、 用具
翻译
词语拆字
『东西』(dong|xi|)同音词
- 洞悉很清楚地知道:~内情。
- 洞晰1.明白清楚。
- 洞习1.通晓熟悉。
- 洞隙1.孔缝。
- 东西表示‘这里…那里…’的意思:~奔~跑ㄧ~张~望ㄧ~拼~凑ㄧ~倒~歪ㄧ~涂~抹ㄧ~一句,~一句。
- 冬隙1.冬闲。
- 东曦1.初升的太阳。
- 东徙1.向东迁移。
- 动息1.指出仕与退隐。
2.活动与休息。
3.引申为人的动止起居。
4.犹动静。情况,消息。
- 侗戏侗族戏曲剧种。流行于贵州、广西、湖南等地侗族聚居地区。清嘉庆、道光年间已有演出。基本唱腔吟诵调由“嘎锦”(侗族叙事歌)发展而来。剧目有《珠郎娘美》、《美道》、《芒遂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