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三危

 [  sān wēi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ān wēi
  • ㄙㄢ ㄨㄟ
  • 三危
  • dg qdb

词典解释

⒈  三件可危之事。

⒉  古代西部边疆山名。《书·禹贡》:“三危既宅。”孔传:“三危为西裔之山也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舜流共工于幽州,放歡兜于崇山,杀三苗于三危,殛鲧于羽山,四罪而天下咸服,诛不仁也。”按:关于三危的位置,说法不一。一说今甘肃敦煌三危山即古三危。一说在甘肃岷山之西南。一说在云南。参见“三危山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三件可危之事。

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天下有三危:少德多宠,一危也;才下而位高,二危也;身无大功而受厚禄,三危也。”

⒉  古代西部边疆山名。按:关于 三危 的位置,说法不一。一说今 甘肃 敦煌 三危山 即古 三危。一说在 甘肃 岷山 之西南。一说在 云南。参见“三危山”。

《书·禹贡》:“三危 既宅。”
孔 传:“三危 为西裔之山也。”
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舜 流 共工 於 幽州,放 驩兜 於 崇山,杀 三苗 於 三危,殛 鯀 於 羽山,四罪而天下咸服,诛不仁也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三危』(san|wei|)同音词

    • 三微1.三正。三正之始,万物皆微,故又称三微。 2.谓十五日。 3.古代箭靶上的三条竖线。
    • 三围指人的胸围、腰围和臀围。
    • 三违1.谓因道不行而三次去官。 2.谓三度未见。
    • 三纬1.指《诗》六义中的《风》﹑《雅》﹑《颂》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八十:"三经是赋﹑比﹑兴,是做诗底骨子……如《风》﹑《雅》﹑《颂》,却是里面横串底,都有赋﹑比﹑兴,故谓之三纬。"一说,指赋﹑比﹑兴。
    • 三卫1.唐禁卫军,有亲卫﹑勋卫﹑翊卫,合称"三卫"。 2.宋代亦称三衙为"三卫"。 3.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设朵颜﹑泰宁﹑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,通称兀良哈三卫,简称三卫。后又置建州﹑海西﹑野人三卫。
    • 三畏1.儒家指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
    • 三魏1.明魏允贞及其弟允中﹑允孚并负时名,人称南乐三魏。 2.清魏禧与兄际瑞﹑弟礼皆有文名,时称宁都三魏。
    • 散位1.闲散的官位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