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•阅读 3410
基本释义
- qiè gōu zhě zhū,qiè guó zhě hóu
- ㄑ一ㄝˋ ㄍㄡ ㄓㄜˇ ㄓㄨ,ㄑ一ㄝˋ ㄍㄨㄛˊ ㄓㄜˇ ㄏㄡˊ
- 竊鉤者誅,竊國者侯
- pwav qqc ftj ytfy,pwav l ftj wnt
- 成语
词典解释
⒈ 《庄子·胠箧》:“彼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;诸侯之门,而仁义存焉。”
引证解释
⒈ 后遂以“窃鉤者诛,窃国者侯”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、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。亦省作“窃钩盗国”。
引《庄子·胠箧》:“彼窃鉤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;诸侯之门,而仁义存焉。”
《史记·游侠列传序》:“故 伯夷 丑 周,饿死 首阳山,而 文 武 不以其故贬王; 跖 蹻 暴戾,其徒诵义无穷。由此观之,‘窃鉤者诛,窃国者侯,侯之门仁义存’,非虚言也。”
廖仲恺 《有感》诗:“窃钩盗国将谁咎?扃鐍缄縢只自欺。”
近义词、反义词
翻译
词语拆字
『窃钩者诛,窃国者侯』(qie|gou|zhe|zhu,qie|guo|zhe|hou|)同音词
- 窃钩者诛,窃国者侯偷钩的要处死,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。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