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国纪

 [  ɡuó j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ɡuó jì
  • ㄍㄨㄛˊ ㄐ一ˋ
  • 國紀
  • l xn

词典解释

⒈  国家的礼制法纪。

⒉  治理国家的人。

⒊  指本朝的编年史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国家的礼制法纪。

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夫礼,国之纪也。”
南朝 梁 任昉 《王文宪集序》:“自朝章国纪,典彝备物,奏议符策,文辞表记,素意所不蓄,前古所未行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清方档案·御史温肃奏折附片二》:“不独国纪荡然,抑且人纪顿丧。”

⒉  治理国家的人。

《管子·侈靡》:“择其好名,因使长民,好而不已,是以为国纪。”
郭沫若 等集校:“谓以其人为国之经纪也。”

⒊  指本朝的编年史。

清 姚鼐 《明赠太常卿山东左布政使张公祠碑文》:“义果章於一家,忠烈光於国纪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国家的法律、纲纪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「干国之纪,犯门斩关。」

⒉  国中擅长经济理财的人。

《管子·侈靡》:「择其好名,因使长民。好而不已,是以为国纪。」
唐·尹知章·注:「其有好虚誉之名者,则择之,使为兴利者之长。好名不已,财乃弥积,故为国纪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国纪』(guo|ji|)同音词

    • 过迹1.亦作"过迹"。 2.过去的行迹。 3.错误的行为。
    • 过稽1.过问﹑查考。
    • 过激过于激烈:~的言论。
    • 过极1.过了头;到了极顶。
    • 过籍1.超过规定的税额。 2.错误的记载。
    • 过计1.错误的谋划。 2.过多的考虑。
    • 过继把自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兄弟、堂兄弟或亲戚做儿子;没有儿子的人以兄弟、堂兄弟或亲戚的儿子为自己的儿子。
    • 裹鸡1.东汉徐稺尝为太尉黄琼所辟,不就。及琼卒归葬,稺乃预炙鸡一只,"以一两绵絮渍酒中,暴干以裹鸡",负粮徒步径至琼墓前,以水沾絮使有酒气,陈鸡为祭,"哭毕而去,不告姓名"。事见《后汉书.徐稺传》。后遂用作吊祭友人的典故。
    • 国机1.国家兴亡的关键。 2.指国之机务,国之军政大事。
    • 国基1.国家的柱石;国家的根本﹑根基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