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•阅读 2901
基本释义
- dào zānɡ
- ㄉㄠˋ ㄗㄤ
- 盜贓
- uqwl mo
词典解释
⒈ 亦作“盗臧”。
⒉ 抢劫或偷窃财物。
⒊ 指抢劫或偷窃得来的财物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盗臧”。
⒉ 抢劫或偷窃财物。
引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断讼》:“高祖 制三章之约, 孝文 除克肤之刑,是故自非杀伤盗臧,文罪之法轻重无常,各随时宜,要取足用,劝善消恶而已。”
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贼燔人庐舍积聚,盗赃五匹以上弃市。”
⒊ 指抢劫或偷窃得来的财物。
引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“伤人及盗抵罪”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:“伤人有曲直,盗臧有多少,罪名不可豫定,故凡言抵罪,未知抵何罪也。”
《宋史·食货志下一》:“索盗赃则不偿失主,检财产则不及卑幼。”
清 秦鑅 《归州纪事诗》:“釵环在首身衣裳,徵媒过聘皆盗赃。”
近义词、反义词
翻译
词语拆字
『盗赃』(dao|zang|)同音词
- 倒赃1.索回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。
- 盗臧1.见"盗赃"。
- 盗葬1.谓窃用他人土地﹑墓穴埋葬死者。
- 道藏中国道教经典的总集。道经从六朝开始汇集,唐代开元(713-741)中汇辑成“藏”,并编有《三洞琼纲》目录。宋初有《大宋天宫宝藏》和《崇宁重校道藏》。其刊印始于宋徽宗政和(1111-1117)中的《政和万寿道藏》。明代的《正统道藏》包括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书,为现今通行本。内容十分广泛,除道教经书外,还涉及医学、化学、生物、体育、保健以及天文、地理等其他论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