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滞狱

 [  zhì yù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zhì yù
  • ㄓˋ ㄩˋ
  • 滯獄
  • igk qty

词典解释

⒈  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。参见“滞讼”。

《南史·梁始兴忠武王憺传》:“憺 自以少年始居重任,开导物情,辞讼者皆立待符教,决於俄顷,曹无留事,下无滞狱。”
唐 司空图 《唐故宣州王公行状》:“会 鄂州 盐铁使赃状上,闻有力者持为滞狱,公驰传即讯,涉旬辨决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》:“帝不欲天下有滞狱,乃建三限之制,大事四十日,中事三十日,小事十日,不须追捕而易决者无过三日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滞狱』(zhi|yu|)同音词

    • 雉宇1.指帝都的城郭。
    • 雉羽1.雉的羽毛。色泽鲜艳﹐古人服饰仪仗常用以为饰。 2.指代仪仗。
    • 值遇1.遭逢。
    • 墆鬻1.谓囤积并待价卖出。
    • 只语1.一句话。
    • 滞隅1.谓偏执一端。
    • 滞羽1.喻陷于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。
    • 滞育1. 昆虫等在生活史上的某一阶段发育缓慢或停止繁殖。
    • 滞郁1.凝聚,凝结;不活动。
    • 止雨1.使雨停止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