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呜唈

 [  wū y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wū yì
  • ㄨ 一ˋ
  • 嗚唈
  • ktng kkcn

词典解释

⒈  亦作“呜邑”。亦作“呜悒”。

⒉  因悲哀、愤懑而抑郁气塞。

⒊  形容声音低沉凄切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呜邑”。亦作“呜悒”。

⒉  因悲哀、愤懑而抑郁气塞。

《东观汉记·梁竦传》:“彼 仲尼 之佐 鲁 兮,先严断而后弘衍。虽离谗以呜唈兮,卒暴诛於两观。”
按,《后汉书·梁竦传》“乃作《悼骚赋》” 李贤 注引此文作“呜邑”。 《南史·谢朓传》:“皋壤摇落,对之惆悵,歧路东西,或以呜唈。”
按,《南齐书·谢朓传》作“呜悒”。 宋 王安石 《韩持国从富并州辟》诗:“子材宜用世,谈者为呜唈。”

⒊  形容声音低沉凄切。

清 陈维崧 《春夏两相期·王家营客店排闷》词:“莫管今宵茅店荒凉,鷄声呜邑。”
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十:“﹝ 碧梧 诗﹞可怜一片清溪水,犹向门前呜邑流。”
郭沫若 《女神·凤凰涅槃》:“伸头我问海,海正扬声而呜唈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悲伤哭泣。南朝梁·江淹〈泣赋〉:「欷潺湲兮沬袖,泣呜唈兮染裳。」也作「於邑」、「呜咽」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呜唈』(wu|yi|)同音词

    • 呜咿1.象声词。
    • 呜邑1.见"呜唈"。
    • 呜悒1.见"呜唈"。
    • 勿已1.犹无已。不得已;不能止。
    • 芜荑1.木名。姑榆。叶果皮可入药,仁可做酱,味辛。又名无姑。
    • 芜翳1.犹芜没。 2.芜杂隐晦(多指文章)。
    • 莁荑1.即芜荑。
    • 物宜1.指事物的性质﹑道理﹑规律等。
    • 物议众人的议论(多指非议):有少数职员的女眷,便惹起了物议:“奇装异服,妖艳过市。”|谨慎从事,免遭物议。
    • 物役1.《荀子.正名》:"故向万物之美而盛忧,兼万物之利而盛害……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。"杨倞注:"己为物之役使。"后谓为外界事物所役使为"物役"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