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五政

 [  wǔ zhè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wǔ zhènɡ
  • ㄨˇ ㄓㄥˋ
  • 五政
  • gg ght

词典解释

⒈  五辰,五星。五行之政。古代以五行分主四时,即指四时之政。五项政治措施。谓五常之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五辰,五星。

《鹖冠子·夜行》:“阴阳,气也;五行,业也;五政,道也。”
陆佃 注:“五辰也。在天成象,故曰道。”

⒉  五行之政。古代以五行分主四时,即指四时之政。

《大戴礼记·盛德》:“均五政,齐五法。”
王聘珍 解诂:“五政者,明堂月令所施於四时者也。”
《孝经纬钩命决》:“春政不失,五穀蘖;初夏政不失,甘雨时;季夏政不失,地无菑;秋政不失,人民昌;冬政不失,少疾病。五政不失,百穀稚熟,日月光明。”

⒊  五项政治措施。

汉 荀悦 《申鉴·政体》:“兴农桑以养其生,审好恶以正其俗,宣文教以章其化,立武备以秉其威,明赏罚以统其法,是谓五政。”

⒋  谓五常之政。参见“五常”。

汉 扬雄 《法言·问道》:“五政之所加,七赋之所养。”
李轨 注:“五政,五常之政也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五政』(wu|zheng|)同音词

    • 无征1.没有证明;没有实据。 2.没有征兆或迹象。
    • 无正1.谓没有正确的。 2.无人评正是非。
    • 无政1.治政无方,没有政绩。
    • 午正1.正午十二时。
    • 务正1.从事正道。
    • 物证1.法律名词。对查明案件事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和痕迹等。
    • 五征1.古人以雨﹑旸﹑暖﹑寒﹑风五者是否适时作为吉凶的征验,称为"五征"。
    • 五正1.射仪用的五色箭靶,正中朱色,依次向外为白﹑苍﹑黄﹑玄诸色。 2.五行官长。 3.即五政。谓神化﹑官治﹑教治﹑因治﹑事治。 4.泛指各项政治措施。
    • 诬争1.诽谤﹑争吵。
    • 诬证1.作伪证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