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俸银

 [  fènɡ yí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fènɡ yín
  • ㄈㄥˋ 一ㄣˊ
  • 俸銀
  • wdwg qvy

词典解释

⒈  支付官员俸禄的银两。

⒉  指俸禄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支付官员俸禄的银两。

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王以下 满州 官员两季俸银一百一十二万一千九百三十五两七钱五分八釐。”

⒉  指俸禄。

《清文献通考·国用四》:“顺治 元年,初定王公俸银有差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七回:“这么一个镇国公,有多少俸银一年呢?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旧以银两为俸饷支给官员,称为「俸银」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四八回》:「这是家兄的俸银一两,送与长兄先生,权为数日薪水之资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俸银』(feng|yin|)同音词

    • 奉引1.为皇帝前导引车。 2.泛指在前导引。
    • 丰殷1.丰盛,富足。
    • 丰禋1.丰盛精洁的祭祀。
    • 丰淫1.侈大,放肆。
    • 风音1.风声。 2.音讯。
    • 风吟1.指微风发出的声音。
    • 风淫1.犹言群居淫乱。 2.中医学谓外感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。 3.指由此致病因素而得的病。
    • 封荫1.亦作"封荫"。 2.旧时具有一定品秩的官吏﹐其父母﹑祖父母﹑曾祖父母及妻室得受封赠﹐子孙亦得荫袭官爵﹐称为"封荫"。
    • 封印1.封缄文书﹑物件并加钤印于其上。 2.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,称为"封印"。唐李商隐《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》诗:"黄昏封印点刑徒,愧负荆山入座隅。"明时于除夕封印,至新正三日开印,为期四日。见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馀.熙朝乐事》。清时于每年十二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四天之内择吉封印,为期一月,至明年正月十九﹑二十﹑廿一三天之内择吉开印。见清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.开印封印》。
    • 逢殷1.谓遇太平盛世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