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媻珊

 [  pán shā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pán shān
  • ㄆㄢˊ ㄕㄢ
  • 媻珊
  • tuwv gmm

词典解释

⒈  亦作“媻姗”。亦作“媻跚”。

⒉  犹蹒跚。行走艰难貌。

⒊  飘动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媻姍”。亦作“媻跚”。

⒉  犹蹒跚。行走艰难貌。

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媻珊勃窣,上金隄。”
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、《文选·司马相如<子虚赋>》作“媻姗”。 宋 文天祥 《赠刘矮跛相士》诗:“媻姗三尺躯,举止如不扬。”
清 林云铭 《林四娘记》:“﹝鬼﹞媻跚於地,冷气袭人。”

⒊  飘动貌。

宋 黄庭坚 《满庭芳》词:“堪听。微雨过,媻姗藻荇,琐碎浮萍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参差纵横的样子。也作「媻姗」。

⒉  膝行匍匐的样子。也作「媻姗」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媻珊』(pan|shan|)同音词

    • 媻姗1.见"媻珊"。
    • 媻跚1.见"媻珊"。
    • 蹒跚1.亦作"跚"。亦作"?跚"。亦作"蹒?"。 2.跛行貌。 3.行步缓慢貌。 4.行步摇晃跌撞貌。 5.舞步翩跹貌。 6.旋行貌;徘徊貌。
    • 盘山在天津市蓟县城西北。为燕山余脉。是北京以东的名山,誉称“京东第一山”。山有五峰,主峰海拔864米。有上盘松、中盘石、下盘水“三盘之胜”,景色多姿。原有寺庙七十二座,现存天成寺、少林寺、盘谷寺、千像寺、万松寺等。1979年辟为游览区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    • 盘珊1.见"盘跚"。
    • 盘跚1.亦作"盘散"。亦作"盘珊"。 2.犹蹒跚。行走摇晃不稳貌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