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彤辇

 [  tónɡ niǎ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tónɡ niǎn
  • ㄊㄨㄥˊ ㄋ一ㄢˇ
  • 彤輦
  • mye gglj

词典解释

⒈  朱漆宫车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朱漆宫车。

唐 裴守真 《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》诗之二:“云路移彤輦,天津转明镜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彤辇』(tong|nian|)同音词

    • 通年1.犹整年。
    • 同年1.年龄相同。 2.同一年。 3."同年而语"的略语。 4.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。唐代同榜进士称"同年",明清乡试﹑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"同年"。清代科考先后中式者,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,亦称"同年"。 5.古安南苗民互称。参见"同年嫂"。 6.浙江江山一带称船家为"同年"。因船家多桐严(桐庐﹑严州)人,桐严与同年,音近而讹。参见"同年妹"﹑"同年嫂"。
    • 同辇1.指与天子同车。辇,天子之车。
    • 童年①儿童时期;幼年。 ②长篇小说。苏联高尔基作于1913年。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。写作者童年在外祖父家的生活。外祖父家的小市民气息令阿辽沙(作者乳名)窒息,只有外祖母的慈爱给他带来安慰。她讲述的童话、背诵的歌谣对阿辽沙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    • 铜辇1.太子所乘之车。 2.借指太子。
    • 痛念1.谓顾念其痛而抚慰之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