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呀呀

 [  yɑ yɑ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yɑ yɑ
  • 一ㄚ 一ㄚ
  • 呀呀
  • ka ka
  • 拟声词
  • AA式

词典解释

⒈  张口貌。高耸貌;陡峭貌。象声词。形容笑声、哭声、鸟鸣声、小儿学语声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张口貌。

唐 独孤及 《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》:“飢虎呀呀立当路,万夫震恐百兽怒。”
宋 欧阳修 《巩县初见黄河》诗:“呀呀怒口缺若门,日啖薪石万万计。”

⒉  高耸貌;陡峭貌。

唐 韩愈 《月蚀诗效玉川子作》诗:“东方青色龙,牙角何呀呀。”
宋 杨万里 《阻风泊锺家村》诗:“峭壁呀呀虎擘口,恶滩汹汹雷出吼。”

⒊  象声词。形容笑声、哭声、鸟鸣声、小儿学语声等。

唐 韩愈 《读东方朔杂事》诗:“王母 闻以笑,卫官助呀呀。”
元 刘秉忠 《蟾宫曲》:“金风颯颯,寒雁呀呀,促织叨叨。”
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一章:“孩子一岁了,呀呀学着话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呀呀』(ya|ya|)同音词

    • 押牙1.亦称"押衙"。 2.唐宋官名。管领仪仗侍卫。牙,后讹变为"衙"。 3.金代亦为天子仪仗侍卫头目。
    • 押衙1.见"押牙"。 2.指古押衙。唐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。肯舍生救人,成人之美。见唐薛调《无双传》。后来多用作"侠义之士"的代称。 3.宋元时对吏目的尊称。
    • 丫丫1.两髻分叉的形状。 2.指女孩。 3.象声词。
    • 压压1.密集貌;盈满貌。
    • 鸦鸦1.亦作"鸦鸦"。 2.象声词。 3.形容密集而呈黑色的东西。
    • 哑哑1.笑声。
    • 牙牙1.小儿学语声。 2.呲牙裂嘴貌。
    • 厓厓1.骨头突露的样子。形容消瘦。
    • 崖崖1.露齿貌。 2.瘦削露骨貌。
    • 睚睚1.眼圈深陷貌。形容瘦甚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