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厮徒

 [  sī tú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ī tú
  • ㄙ ㄊㄨˊ
  • 廝徒
  • ddw tfhy

词典解释

⒈  犹厮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厮役。

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今窃闻大王之卒,武力二十餘万,苍头二十万,奋击二十万,廝徒十万。”
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料大王之卒,悉之不过三十万,而廝徒负养在其中矣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廝,谓襍役之贱者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堂隆传》:“今无若时之急,而使公卿大夫并与廝徒共供事役,闻之四夷,非嘉声也,垂之竹帛,非令名也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操杂役低贱的人。

《史记·卷七〇·张仪传》:「料大王之卒,悉之不过三十万,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。」
《三国志·卷二五·魏书·高堂隆传》:「今无若时之急,而使公卿大夫并与厮徒共供事役,闻之四夷,非嘉声也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厮徒』(si|tu|)同音词

    • 私图1.个人的打算。
    • 私徒1.私家的奴仆。
    • 私土1.指个人所有的土地或封地。
    • 司徒古代官名。管理土地和征发徒役。
    • 思土1.思念故土。
    • 四涂1.四途。通向四方之路。
    • 祀土1.祭祀土地神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