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贤王

 [  xián wá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xián wánɡ
  • ㄒ一ㄢˊ ㄨㄤˊ
  • 賢王
  • jcm ggg

词典解释

⒈  有德行的君王。

⒉  匈奴贵族的封号。有左贤王、右贤王。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有德行的君王。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。”
《新唐书·陆贽传》:“周宣 中兴贤王也, 吉甫 文武贤臣也。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九回:“吾闻 成汤 身长九尺,而作贤王。”
《清史稿·后妃传论》:“及 文宗 未造, 孝贞、孝钦 两皇后躬收政柄,内有贤王,外有名将相,削平大难,宏赞中兴。”

⒉  匈奴 贵族的封号。有左贤王、右贤王。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。

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置左右贤王。”
唐 李白 《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挥刃斩 楼兰,弯弓射贤王。”
明 夏完淳 《大哀赋》:“降将云帆北渡,贤王宝马东征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贤王』(xian|wang|)同音词

    • 纤网1.细眼的网。
    • 闲往1.指非大朝时的谒见。
    • 闲望1.亦作"闲望"。 2.悠闲远眺;无事远眺。
    • 贤望1.有才德有声望的人。
    • 幰网1.网纹的帐子。
    • 险妄1.奸险诈伪。
    • 弦望1.指农历每月初七﹑八,廿二﹑三和十五(有时是十六﹑七)。 2.借指时日﹑岁月。
    • 先王1.前代君王。 2.指上古贤明君王。
    • 显王1.名声显赫的帝王。
    • 县王1.三国魏以县封诸王,其郡为国。见《三国志.魏志.彭城王据传》。晋始定为爵名,后改正县王,增邑三千户,制度如郡侯。见《晋书.职官志》。南北朝间或置之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