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四关

 [  sì ɡuā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ì ɡuān
  • ㄙˋ ㄍㄨㄢ
  • 四關
  • lh udu

词典解释

⒈  四座关塞。秦汉时“四关”,指函谷关、武关、散关和萧关。

⒉  四座关塞。晋时“四关”,则指东成皋,南伊阙,北孟津,西函谷。

⒊  指长安。

⒋  指耳、目、心、口。

⒌  中医学名词。指肩、肘、髋、膝四关节或两肘和两膝的关节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四座关塞。 秦 汉 时“四关”,指 函谷关、武关、散关 和 萧关。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“关中 阻山河四塞”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:“东 函谷,南 武关,西 散关,北 萧关。”
唐 司马贞 索隐:“关中,咸阳 也。东 函谷,南 嶢、武,西 散关,北 萧关,在四关之中。”

⒉  四座关塞。 晋 时“四关”,则指东 成皋,南 伊阙,北 孟津,西 函谷。李善 注引 陆机 《洛阳记》“洛阳 有四关:东 成皋,南 伊闕,北 孟津,西 函谷。”

《文选·鲍照<结客少年场行>》:“升高临四关,表里望皇州。”

⒊  指长安。

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赞》:“三河未澄,四关重扰。”
李贤 注:“四关,谓 长安 四塞之国。”

⒋  指耳、目、心、口。

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故闭四关,止五遁,则与道沦。”
高诱 注:“四关,耳、目、心、口。”

⒌  中医学名词。指肩、肘、髋、膝四关节或两肘和两膝的关节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地名:(1)​ 秦之四关,指东函谷关,南武关,西散关,北萧关。(2)​ 汉洛阳四关,指东方成皋关,南方伊阙关,西方函谷关,北方孟津关。

⒉  道家指心、口、耳、目。

《淮南子·本经》:「故闭四关,止五遁,则与道沦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四关』(si|guan|)同音词

    • 司官1.主管官员。 2.清代各部属官的通称。指部内各司的郎中﹑员外郎﹑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。 3.属官对其长官的自称。
    • 司管1.掌管锁钥。
    • 丝管1.弦乐器与管乐器。泛指乐器。亦借指音乐。
    • 私官1.侍奉皇后的官。
    • 私馆1.古时他国使者私自寄宿于卿大夫士之家称为私馆。引申指卿大夫的住宅。 2.即私塾。
    • 寺观1.佛寺和道观。僧人所居曰寺,道士所居曰观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