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宿酲

 [  sù ché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ù chénɡ
  • ㄙㄨˋ ㄔㄥˊ
  • 宿酲
  • pwdj sgkg

词典解释

⒈  犹宿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宿醉。

三国 魏 徐干 《情诗》:“忧思连相属,中心如宿酲。”
宋 司马光 《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》诗:“想对白衣初满倾,执盃未饮已诗成。怀贤孤坐悄无语,不是朝来困宿酲。”
清 纳兰性德 《瑞鹤仙·丙辰生日自寿起用弹指词句并呈见阳》词:“无寐,宿酲犹在。 小玉 来言,日高花睡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前夜喝酒而病醉未醒。

唐·白居易〈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宿酲〉诗:「宿酲无兴味,先是肺神知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宿酲』(su|cheng|)同音词

    • 诉呈1.诉状。
    • 夙成1.早成,早熟。
    • 夙诚1.平素忠诚。
    • 素诚1.一向蓄于内心的情意。
    • 俗称通俗的或非正式的称呼。
    • 肃成1.《三国志.魏志.文帝纪》"又使诸儒撰集经传"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王沈《魏书》:"帝初在东宫……集诸儒于肃城门内,讲论大义,侃侃无倦。"后即以"肃成"为太子讲学处之称。
    • 肃呈1.敬呈。旧时致长辈或上级书札结束用语。
    • 肃澄1.犹安靖。
    • 速成1.谓在短期内很快完成事功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