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侍读

 [  shì dú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hì dú
  • ㄕˋ ㄉㄨˊ
  • 侍讀
  • wffy yfn

词典解释

⒈  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。

⒉  古代官名。为帝王、皇子讲学之官。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,然级别较其为低。宋有翰林侍读之官,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。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。

⒊  古代官名。南北朝唐宋诸王属官,有侍读,侍讲。

⒋  古代官名。清代内阁所置官。掌勘对本章、检校签票。参见《清通志·职官一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。

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法从清望·侍读》:“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,敕每读史籍中有闕,宜选耆儒博硕一人,每日侍读。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,此侍读之始也。”
清 潘荣陛 《<帝京岁时纪胜>序》:“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《白虎通》, 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《独断》是也。”
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立忠王玙为太子》:“盖 昭成 方娠, 説 侍读东宫,知其异事。”

⒉  古代官名。为帝王、皇子讲学之官。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,然级别较其为低。 宋 有翰林侍读之官, 明 清 沿置翰林院侍读。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。参见“侍读学士”、“侍读博士”。

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一》:“上在东宫尝与诸侍读并 叔文 论政。”
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:“先君读 山谷 《乞猫诗》,叹甚妙。 晁以道 侍读在坐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四回:“迟衡山 道:‘是那位 高老先生 ?’ 季苇萧 道:‘是 六合 的现任翰林院侍读。’”

⒊  古代官名。 南北朝 唐 宋 诸王属官,有侍读,侍讲。
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音辞》:“梁 世有一侯,尝对 元帝 饮謔,自陈‘痴钝’,乃成‘颸段’…… 元帝 手教诸子侍读,以此为诫。”

⒋  古代官名。 清 代内阁所置官。掌勘对本章、检校签票。参见《清通志·职官一》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职官名。主掌教授诸王经书。南北朝、唐、宋诸王府,有侍读、侍讲的官吏。唐有侍读、侍讲等学士。宋、元、明有翰林侍读学士及侍读。清翰林院、内阁,亦有侍读学士及侍读等官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侍读』(shi|du|)同音词

    • 螫毒1.谓蜂﹑蝎等以尾针螫刺行毒。比喻毒害。
    • 实度1. 转子叶片的投影面积与叶片旋转时所掠过的面积之比。
    • 湿度又称“大气湿度”。气象要素之一。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或潮湿的程度。常见的表示形式有:绝对湿度、相对湿度、水汽压、露点或霜点混合比、比湿、饱和差等。是决定云、雾、降水等的重要因素,也是影响水分、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的主要条件。一般自沿海向内陆、自低空向高空递减。
    • 时度1.谓按时。 2.时候。
    • 识度1.识见与器度。
    • 失度1.谓失去分寸。 2.犹言失去法度。 3.失态。
    • 世度1.出世。谓超凡而成仙。 2.整个封域。
    • 式度1.规制﹐法式。
    • 试读1. 尝试性地阅读。如:我上次试读的那本书是一部很有意思的著作。
    • 试牍1.谓从事文牍工作。 2.犹试卷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