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非议

 [  fēi y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fēi yì
  • ㄈㄟ 一ˋ
  • 非議
  • hd yyr
  • 动词

词典解释

⒈  批评,责难。

非议诏书。——《汉书·黄霸传》
非议政事。

reproach; censure;

引证解释

⒈  责备;指责。

《晏子春秋·问上十三》:“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。”
宋 司马光 《与王介甫书》:“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,莫不非议 介甫。”
清 刘大櫆 《解毁》:“小人虽畏人之修,必不能无端而肆其非议之言。”
柔石 《二月》十:“萧涧秋 在 芙蓉镇 内终于受校内校外的人们底攻击了,非议向他而进行,不满也向他注视了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反对、毁谤人的议论。

《汉书·卷八九·循吏传·黄霸传》:「守丞相长史,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,霸阿从不举劾,皆下廷尉,系狱当死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词语拆字

『非议』(fei|yi|)同音词

  • 非仪1.《诗.小雅.斯干》﹕"无非无仪﹐唯酒食是议﹐无父母诒罹!"郑玄笺﹕"仪﹐善也。妇人无所专于家事﹐有非﹐非妇人也﹔有善﹐亦非妇人也。"后以"非仪"指妇女的是与非﹐善与恶。《孔子家语.本命》﹕"﹝女子﹞教令不出于闺门﹐事在供酒食而已﹐无阃外之非仪也。"一说为违命专擅﹐无三从之德。参阅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卷十九。 2.违背礼仪。
  • 非夷1.见"非彝"。
  • 非彝1.亦作"非夷"。 2.不合常规的法度。
  • 非义1.不义﹐不合乎道义。 2.不合经义﹐违反经义。
  • 非意1.犹言出乎意外。 2.恶意。
  • 绯衣1.古代朝官的红色品服。 2.借指官吏。 3.红色衣服。
  • 飞乙1.飞燕。
  • 飞蚁1.白蚁。
  • 飞驿1.策动驿马疾驰。亦指古代递送急件的邮传设置。
  • 飞溢1.喷涌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