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大邑

 [  dà y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dà yì
  • ㄉㄚˋ 一ˋ
  • 大邑
  • dd kcb

词典解释

⒈  犹大邦。殷周时尊称上国之词。亦用以自称。

⒉  古称王畿、侯国、大夫采地曰邑;尊大之,称“大邑”。

⒊  大的都邑或都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大邦。 殷 周 时尊称上国之词。亦用以自称。

《书·武成》:“天休震动,用附我大邑 周。”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惟臣附于大邑 周。”
杨伯峻 注:“甲文中有‘大邑 商 ’‘天邑 周 ’之辞。金文中亦有‘大邑 周 ’之辞,不仅别人尊之如此称呼,自称亦如此(‘大邑’即‘天邑’)。”

⒉  古称王畿、侯国、大夫采地曰邑;尊大之,称“大邑”。

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大官、大邑,身之所庇也。”

⒊  大的都邑或都会。

《书·多士》:“今朕作大邑于兹 洛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建天京于金陵论》:“通都大邑,无非名胜之区;建极绥猷,必择建都之地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大城镇。

《书经·多士》:「今朕作大邑于兹洛,予惟四方罔攸宾。 」

如:「通都大邑」。

⒉  大国。
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「绍我周王见休,惟臣附于大邑周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英语翻译

    Dayi county in Chengdu 成都[Cheng2 du1], Sichuan

    法语翻译

    Dayi (Ort in Sichuan)​ (Eig, Geo)​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大邑』(da|yi|)同音词

    • 答揖1.犹答拜。
    • 答疑1.解答疑惑﹐答复别人的疑问。 2.提供咨询﹑参考意见。
    • 鞑夷1.指清朝统治者。
    • 大谊1.正道;大原则。 2.要旨。
    • 大意1.大概的意思;要义。 2.大志。 3.谓疏忽﹐不经意。
    • 大一1.古代道家用语。谓大到极点而囊括一切。
    • 大衣1.妇人的礼服。 2.会客穿的长衣。亦称大衣服。 3.较长的西式外套。 4.佛教徒以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成的法衣﹐称"僧伽梨"﹐译名"大衣"。见《释氏要览.法衣》。亦泛指袈裟。
    • 大医1.太医。
    • 大仪1.太极。指形成天地万物的混沌之气。 2.仪范;大法。 3.唐代礼部尚书的别称。
    • 大姨1.最大的姨母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