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•阅读 3281
基本释义
- fēi huánɡ
- ㄈㄟ ㄏㄨㄤˊ
- 飛蝗
- nui jrgg
- 名词
词典解释
⒈ 蝗虫。身体灰褐色、黄褐色或绿色。常成群飞翔,吃禾本科农作物,大面积出现飞蝗,会造成严重的灾害。
引证解释
⒈ 蝗虫。身体灰褐色、黄褐色或绿色。常成群飞翔,吃禾本科农作物,大面积出现飞蝗,会造成严重的灾害。
引《三国志·吴志·赵达传》:“﹝ 赵达 ﹞治九宫一算之术,究其微旨,是以能应机立成,对问若神,至计飞蝗,射隐伏,无不中效。”
国语辞典解释
⒈ 动物名。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。身体呈草绿色,身长约四至五公分。头部有两个大复眼,鞭状触角。前翅褐色细长,后翅半透明而广阔,后肢发达,胫节有锯齿。常成群食害作物茎叶成灾。
近义词、反义词
翻译
词语拆字
『飞蝗』(fei|huang|)同音词
- 飞黄1.传说中的神马名。又名乘黄。
2.指古代勇士飞廉与中黄伯。
3.见"飞黄腾踏"。
- 飞幌1.飘拂的帷幔。
- 匪荒1.盗匪引起的灾祸。
- 匪皇1.同"匪遑"。
- 匪遑1.没有闲暇;来不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