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司隶

 [  sī l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ī lì
  • ㄙ ㄌ一ˋ
  • 司隸
  • ngk vii

词典解释

⒈  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汉武帝置司隶校尉,领兵一千二百人,捕巫蛊,督察大奸猾。后罢其兵,改察三辅、三河、弘农七郡。哀帝时称司隶,东汉复旧称,仍察七郡。魏晋以后沿用,唐废。参阅《通典·职官十四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名。 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 汉武帝 置司隶校尉,领兵一千二百人,捕巫蛊,督察大奸猾。后罢其兵,改察 三辅、三河、弘农 七郡。 哀帝 时称司隶, 东汉 复旧称,仍察七郡。 魏 晋 以后沿用, 唐 废。参阅《通典·职官十四》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职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,以给劳役,捕盗贼。

⒉  汉代司隶校尉的简称。参见「司隶校尉」条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司隶』(si|li|)同音词

    • 思理1.思辨能力。 2.犹思致。才思情致。 3.犹构思。 4.指构思设计的才智。
    • 思力1.思维能力。
    • 肆力1.尽力。
    • 肆戾1.谓放诞乖戾。
    • 肆詈1.恣意谩骂。
    • 飔厉1.迅疾猛烈之风。
    • 司李1.官名。即司理。 2.执法,断案。
    • 司里1.管理城内街巷。 2.春秋官名。掌授宾馆与民居。
    • 司理1.执法;主管狱讼刑罚。 2.官名。五代以来,诸州皆有马步狱,以牙校充马步都虞侯,掌刑法。宋太祖以为刑狱人命所系,当选士流任之。开宝六年秋,敕改马步院为司理院,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,掌狱讼勘鞠之事,不兼他职。元废。明时用为对推事的别称。 3.主持;掌管。 4.管事;董事。
    • 司历1.亦作"司历"。 2.掌管历法之官。 3.掌管时历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