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常刑

 [  chánɡ xí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chánɡ xínɡ
  • ㄔㄤˊ ㄒ一ㄥˊ
  • 常刑
  • ipk gajh

词典解释

⒈  一定的刑法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定的刑法。

《书·费誓》:“窃马牛,诱臣妾,汝则有常刑。”
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:“傅瑕 贰, 周 有常刑,既伏其罪矣。”
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其有不正,则国有常刑。”
三国演义》第五回:“国有常刑,军有纪律,各宜遵守,勿得违犯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平日奉行的刑法。

书经·费誓》:「窃马牛、诱臣妾,汝则有常刑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五回》:「国有常刑,军有纪律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常刑』(chang|xing|)同音词

    • 畅行1.顺利地通行。 2.犹盛行。
    • 鬯行1.畅行。鬯,通"畅"。
    • 常姓1.犹恒产。固定的财产。
    • 常性1.一定的规律。 2.本性。 3.持久性。
    • 长性1.常性﹔耐性。
    • 昌兴1.昌盛发达。
    • 常星1.即恒星。
    • 常行1.指平时的行为准则;永久实行的准则。 2.素常的行卷。 3.日常实行。 4.平常的行为。 5.平时出行。
    • 常形1.固定的形态或形状。
    • 长兴1.复姓。汉有长兴渠。见《资治通鉴.汉安帝延光四年》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