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立制

 [  lì zh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lì zhì
  • ㄌ一ˋ ㄓˋ
  • 立制
  • uu tgm

词典解释

⒈  建立制度。

⒉  阐述王命;草拟制诰

引证解释

⒈  建立制度。

汉 班固 《东都赋》:“体元立制,继天而作。”
三国 魏 刘劭 《人物志·流业》:“建法立制,彊国富人,是谓法家, 管仲、商鞅 是也。”

⒉  阐述王命;草拟制诰。

汉 班固 《典引》:“故先命玄圣,使缀学立制,宏亮洪业,表相祖宗,赞扬迪喆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立制』(li|zhi|)同音词

    • 礼职1.指有关礼仪之职务。
    • 礼至1.古乐章名。
    • 礼志1.言礼之书。 2.指史书中记载有关礼仪制度的篇章。如:《晋书.礼志》;《宋书.礼志》。
    • 礼制1.礼仪制度;国家规定的礼法。
    • 礼治1.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统治方式。礼,指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,包括政治制度﹑社会﹑家庭伦理道德规范﹑仪式等。儒家自孔子起即提倡礼治,要求统治阶级和人民都要各安名位,遵守礼制,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。
    • 礼秩1.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。
    • 礼贽1.见面时进献的礼物。
    • 丽质(妇女)美好的品貌:天生~。
    • 俪祉1.向他人夫妇祝福之辞。多用于书信。
    • 李贽明代思想家、文学家。原名载贽,号卓吾、宏甫、温陵居士,泉州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回族。中举人,官至云南姚安知府。后移居各地,著书立说,被当朝者以“敢倡乱道,惑世诬民”的罪名逮捕,自刎于狱中。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,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,公然以异端自居,批判儒家道德和封建传统,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。文学上反对复古摹拟,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,并提倡戏曲、小说。其主张对汤显祖、冯梦龙、袁宏道等有重要影响。有《焚书》、《藏书》、《续焚书》、《李温陵集》等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