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枝梧

 [  zhī wú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zhī wú
  • ㄓ ㄨˊ
  • 枝梧
  • sfc sgk

词典解释

⒈  支吾。

枝梧其词。

prevaricate;

⒉  抗拒;抵触。

莫敢枝梧。

resist;

⒊  支持;支撑。

药物枝梧病渐苏。

support;

引证解释

⒈  斜而相抵的支柱。引申为对抗,抵挡。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当是时,诸将皆慴服,莫敢枝梧。”
裴駰 集解:“如淳 曰:‘梧音悟。枝梧犹枝捍也。’ 瓚 曰:‘小柱为枝,邪柱为梧,今屋梧邪柱是也。’”
唐 杜甫 《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》诗:“陶 谢 不枝梧,风骚共相激。”
清 毛世楷 《武昌》诗:“枝梧 蜀 汉 争持角,控制东南欲建瓴。”

⒉  支撑,支持。
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漯水》:“其庙阶三成,四周栏槛上阶之上,以木为圆基,令互相枝梧,以版砌其上。”
宋 陆游 《村居书事》诗:“药物枝梧病渐苏,门前野老笑相呼。”
元 詹本 《春日携客游武夷》诗:“山脚健枝梧,百里插苍峭。”

⒊  犹支吾。说话含混躲闪。

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臆论·水利》:“中丞问两宰云:‘贵县城周围几里?有几门?’两宰枝梧,茫然不能对。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棘闱志异》:“同舍 俞生,江阴 诸生也。甫毕头场,即治任,众怪而问之,言语枝梧,而颜色悽楚。”
范文澜 《中国近代史》第四章第五节:“但 俄国 并未按照原数送给,且‘枝梧不肯教演施放’, 奕訢 空拟了一个‘训练八旗兵丁’的计划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抵拒、抵触。唐·杜甫〈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〉诗:「陶谢不枝梧,风骚共推激。」也作「支吾」。

《史记·卷七·项羽本纪》:「诸将皆慴服,莫敢枝梧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枝梧』(zhi|wu|)同音词

    • 职务1.职位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。
    • 之无1.之字与无字。 2.借指简单易识之字。
    • 枝捂说话含混躲闪:一味枝捂|枝捂其词。
    • 殖物1.犹物产。
    • 植物生物的一大类。绝大多数有叶绿素,通过光合作用,用无机物制造有机养料。分低等植物(包括藻类、菌类、地衣等)和高等植物(包括苔藓类、蕨类和种子植物等)。已知约四十万种。
    • 指物1.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所提出的命题。指,指事物的抽象概念;物,指具体事物。 2.指明事物。
    • 滞务1.积压的事务。
    • 知务1.懂得实际事务。
    • 制物1.处理事务。
    • 支吾①用话应付搪塞;说话含混闪躲:支吾其词|言语支吾|这分明是支吾的话。 ②支撑;支持住不倒下:支吾不住,只得退走|她支吾着回到家里,就躺倒了。 ③应付;对付:不必分付,自有道理支吾|若非君瑞,以书相救,怎地支吾?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