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置厕

 [  zhì cè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zhì cè
  • ㄓˋ ㄘㄜˋ
  • 置廁
  • lfhf dmj

词典解释

⒈  谓置人于复壁中。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上从东垣还,过赵,贯高等乃壁人柏人,要之置厕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文颖云:'置人厕壁中,以伺高祖也。'张晏云:'凿壁空之,令人止中也。'今按:云'置厕'者,置人于复壁中,谓之置厕,厕者隐侧之处,因以为言也。”一说,“置者,邮传之名。厕与侧同,非厕混之厕也。伏人于置侧,欲要而杀之。”参阅清钱大昕《廿二史考异》卷八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置人于复壁中。一说,“置者,邮传之名。厕与侧同,非厕溷之厕也。伏人於置侧,欲要而杀之。”参阅 清 钱大昕 《廿二史考异》卷八。

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上从 东垣 还,过 赵,贯高 等乃壁人 柏人,要之置厕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文颖 云:‘置人厕壁中,以伺 高祖 也。’ 张晏 云:‘凿壁空之,令人止中也。’今按:云‘置厕’者,置人於复壁中,谓之置厕,厕者隐侧之处,因以为言也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置厕』(zhi|ce|)同音词

    • 至策1.最好的计策;上策。
    • 制策1.皇帝有事书之于策(竹简)以问臣下,称为"制策"。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,各"受策察问,咸以书对",董仲舒﹑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。见《汉书.武帝纪》。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,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。
    • 枝策1.谓举杖以击节。《庄子.齐物论》:"昭文之鼓琴也,师旷之枝策也,惠子之据梧也,三子之知几乎,皆其盛者也,故载之末年。"成玄英疏:"枝,柱也。策,打鼓杖也,亦言击节杖也。"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曰:"举杖以击节。"一说,谓拄杖。王先谦集解:"枝策者,拄其策而不击。"
    • 执策1.持鞭。 2.执持简册。
    • 质测1.指对于事物的实际观测或测量。
    • 智策1.聪明的策略;妙策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