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金绳

 [  jīn shé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jīn shénɡ
  • ㄐ一ㄣ ㄕㄥˊ
  • 金繩
  • qqq xkjn

词典解释

⒈  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。(1)用以编连策书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序》:“然神经怪牒,玉策金绳,关扃于明灵之府,封縢于瑶坛之上者,靡得而窥也。”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披金绳而握天镜,开玉匣而总地维。”唐杨炯《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登封告禅,玉牒金绳。”《旧唐书·礼仪志三》:“又造玉策三枚,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。”(2)用于一般拴束。唐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金绳铁索锁纽壮,古鼎跃水龙腾梭。”

⒉  佛经谓离垢国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。

⒊  借指地平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。(1)用以编连策书。

《后汉书·方术传序》:“然神经怪牒,玉策金绳,关扃于明灵之府,封縢于瑶坛之上者,靡得而闚也。”
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披金绳而握天镜,开玉匣而总地维。”
唐 杨炯 《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登封告禪,玉牒金绳。”
《旧唐书·礼仪志三》:“又造玉策三枚,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。”
(2)用于一般拴束。 唐 韩愈 《石鼓歌》:“金绳铁索锁纽壮,古鼎跃水龙腾梭。”

⒉  佛经谓 离垢国 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。

唐 李白 《春日归山寄孟浩然》诗:“金绳开觉路,宝筏度迷川。”
王琦 注引《法华经》:“国名 离垢,琉璃为地,有八交道,黄金为绳,以界其侧。”
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证果》:“看金绳宝筏相招,何须虑永劫沉身不可捞。”
清 吴伟业 《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》:“嵐光浮翠黛,塔势界金绳。”

⒊  借指地平线。

唐 刘长卿 《龙门八咏·退公龛》:“閒云随锡杖,落日低金绳。”
康有为 《八月十四夜香港观灯》诗:“空濛海月上金绳,又看秋宵 香港 灯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金绳』(jin|sheng|)同音词

    • 金胜1.祥瑞之物。一种形状似花的天然金首饰。古代以为天下太平时则出现于世。 2.一种金箔剪的彩花。
    • 觐省1.谓探望双亲。
    • 噤声1.闭口,不作声。多作制止发声之辞。 2.压低声音。
    • 寖盛1.逐渐兴盛;逐渐强盛。
    • 晋升提高(职位、级别):~中将 ㄧ~一级工资。
    • 晋盛1.犹兴盛。
    • 祲盛1.谓盛大。
    • 进升1.亦作"进升"。 2.指提高职位。
    • 谨省1.戒慎反省。
    • 劲升强有力地上升:股市行情一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