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汗血

 [  hàn xuè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hàn xuè
  • ㄏㄢˋ ㄒㄩㄝˋ
  • 汗血
  • if tld

词典解释

⒈  汗与血。

⒉  流汗流血。借指辛劳与奋战。

⒊  汗出如血。

⒋  指汗血马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汗与血。

唐 顾况 《从军记》之二:“杀人蓬麻轻,走马汗血滴。”
《孽海花》第二回:“靠了那班举人、进士、翰林出身的大元勛,拚着数十年汗血,斫着十几万头颅,把那些革命军扫荡得乾乾净净。”
瞿秋白 《文艺杂著·荒漠里》:“汗血虽然‘漂杵’,诗人却立在杵上,正在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”

⒉  流汗流血。借指辛劳与奋战。

《后汉书·崔駰传》:“汗血竞时,利合而友。”
李贤 注:“汗血谓劳力也。”
续范亭 《如是我闻》诗:“抗 日 何所恃,忠贞与汗血。巩固根据地,首要在建设。”
曹禺 等《胆剑篇》第一幕:“有时这一刀的力量,确是比千军万马十年辛苦的汗血功劳还重得多啊!”

⒊  汗出如血。

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﹝ 大宛 ﹞多善马,马汗血,其先天马种也。”
唐 元稹 《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》:“驥调方汗血,蝇点忽成卢。”

⒋  指汗血马。参见“汗血马”。
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文行》:“汗血缓步,呼吸而千里。”
明 焦竑 《焦氏笔乘·陈仁子不知文章宾主》:“汗血空良,而駑马竞逐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汗血』(han|xue|)同音词

    • 酣谑1.欢饮调笑。
    • 颔雪1.指颔下的白须。
    • 翰学1.翰林学士的简称。
    • 汉学①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名物、训诂,后世因而称研究经、史、名物、训诂、考据之学为汉学。 ②外国人指研究中国的文化、历史、语言、文学等方面的学问。
    • 寒穴1.指传说中西方极远处荒寒穴居的地方。
    • 寒雪1.天冷下雪。 2.寒冷的雪。
    • 含血1.含有血液。形容人类或其他动物。 2.犹吮血。吮吸伤口的瘀血。形容爱抚将士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