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公养

 [  ɡōnɡ yǎ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ɡōnɡ yǎnɡ
  • ㄍㄨㄥ 一ㄤˇ
  • 公養
  • wc ugj

词典解释

⒈  谓古代国君以养贤之礼奉养贤者。

⒉  指集体饲养牲畜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古代国君以养贤之礼奉养贤者。

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孔子 有见行可之仕,有际可之仕,有公养之仕。於 季桓子,见行可之仕也;於 卫灵公,际可之仕也;於 卫孝公,公养之仕也。”
朱熹 集注:“公养,国君养贤之礼也。”

⒉  指集体饲养牲畜。

《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·莱阳县十四区河洛水沐头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制订增产计划的经验》:“一九五四年冬季扩社,自留地和牲口公养等问题还没有解决。”
《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·闽侯县建民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了耕牛私有私养租用的政策》:“向银行贷款一九二元,买了一头黄牛,归社公有、公养、公用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公养』(gong|yang|)同音词

    • 宫杨1.即宫柳。
    • 宫样1.皇宫中流行的装束﹑服具等的式样。
    • 觥羊1.大羊。
    • 弓样1.借指女子的小脚。
    • 恭养1.犹供养。
    • 共养1.即供养。亦指供养的物品。共﹐通"供"。
    • 公羊1.《公羊传》的简称。 2.复姓。战国齐人有公羊高﹐为《春秋公羊传》作者。
    • 供养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所需;赡养:~老人。 另见gòngyǎng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