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议贤

 [  yì xiá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yì xián
  • 一ˋ ㄒ一ㄢˊ
  • 議賢
  • yyr jcm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刑法八议之一。谓对于有德行的人进行特别审议,以减免刑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刑法八议之一。谓对于有德行的人进行特别审议,以减免刑罚。参见“八辟”、“八议”。

《周礼·秋官·小司寇》:“以八辟丽邦灋,附刑罚……三曰议贤之辟。”
郑玄 注:“郑司农 云:‘若今时廉吏有罪先请是也。’ 玄 谓贤有德行者。”
《唐律疏议·名例·八议》:“三曰议贤。谓有大德行。议曰:谓贤人君子,言行可为法则者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周代八辟法之一。有德行的人有罪则议之,以期减免。见《周礼·秋官·小司寇》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议贤』(yi|xian|)同音词

    • 一线1.见"一线"。
    • 一限1.犹一并。
    • 以先1.犹以前。
    • 异县1.指异地,外地。
    • 遗弦1.代称古老的琴曲。
    • 遗贤1.指弃置未用的贤才。 2.谓弃置贤才。 3.犹先贤。
    • 遗宪1.前代留下来的法规。
    • 遗献1.前朝留下的文献。 2.前朝留下的贤人。
    • 颐贤1.谓蓄养贤人。
    • 逸贤1.隐遁不仕的贤人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