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补假

 [  bǔ jiǎ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bǔ jiǎ
  • ㄅㄨˇ ㄐ一ㄚˋ
  • 補假
  • puh wnh

词典解释

⒈  补休

补假两天。

compensatory time off; compensatory leave;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借典故以增饰文彩

南朝 梁 锺嵘 《诗品·总论》:“观古今胜语,多非补假,皆由直寻。”
许文雨 注:“案文资事义者谓之补假。”

⒉  事后补办请假手续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引用古事旧典做为补缀假借之用。

南朝梁·钟嵘〈诗品序〉:「观古今胜语,多非补假,皆由直寻。」

⒈  应放假而未放,或两个假期重叠,于日后再补放,称为「补假」。

如:「今年国庆日,恰逢星期日,所以星期一补假一天。」

⒉  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请假,于事后再补办请假手续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补假』(bu|jia|)同音词

    • 卜甲1.古代占卜用的龟甲。多用龟的腹甲,用背甲较少。
    • 补加1. 附加(如将一样东西添加到另一样上)以便增加数字、大小、重要性等或形成一个集合体。
    • 不加1.不能超过。 2.不能支撑。 3.不予。
    • 不佳1.不好。 2.身体不舒适,小病。
    • 不假1.不借用。 2.不需要;不凭藉。 3.确实;真的。
    • 蔀家1.谓大其屋而家设棚席。语本《易.丰》:"丰其屋,蔀其家,窥其户,阒其无人。" 2.指豪贵之家。
    • 布甲1.布列军队。甲,甲兵,指军队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