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肃睦

 [  sù mù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ù mù
  • ㄙㄨˋ ㄇㄨˋ
  • 肅睦
  • vh hf

词典解释

⒈  安宁和睦。

⒉  同“肃穆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安宁和睦。

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天下安寧,政教和平,百姓肃睦,上下相亲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范传》“后领 宛陵 令,讨破 丹杨 贼,还 吴,迁都督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《江表传》:“由是军中肃睦,威禁大行。”
宋 陈亮 《汪夫人曹氏墓志铭》:“亮 退而读其状,见其所载主簿公与其兄将仕义居三十年,闺门肃睦,如其为父子之居者。”

⒉  同“肃穆”。

唐 杜甫 《别李义》诗:“丈人领宗卿,肃睦古制敦。”
一本作“肃穆”。 唐 韩偓 《梦中作》诗:“礼容肃睦缨緌外,和气熏蒸剑履间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肃睦』(su|mu|)同音词

    • 夙慕1.旧有的慕求;平素的爱慕。
    • 俗目1.粗俗平庸的眼光。比喻浅薄的见识。 2.借指眼光平庸,见识浅陋的人。
    • 苏木1.即苏枋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木二.苏方木》。 2.蒙古语。原意是"箭"。清朝用来称呼蒙古旗下一级军事﹑行政单位(或其头目的职称)。其行政地位约相当于乡(或乡长)。
    • 素木1.没有油漆雕饰的白木器皿。
    • 肃穆严肃恭敬:在烈士墓前,孩子们肃穆追悼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