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白榆

 [  bái yú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bái yú
  • ㄅㄞˊ ㄩˊ
  • 白榆
  • rrr swgj

词典解释

⒈  白皮的榆树。

⒉  指白榆树的皮。

⒊  指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白皮的榆树。

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枌》:“东门之枌,宛丘之栩。”
毛 传:“枌,白榆也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二·榆》:“邢昺 《尔雅疏》云:‘榆有数十种,今人不能尽别,惟知荚榆、白榆、刺榆、榔榆数者而已。’”

⒉  指白榆树的皮。

唐 岑参 《轮台即事》诗:“三月无青草,千家尽白榆。”

⒊  指星。

古乐府·陇西行》:“天上何所有,歷歷种白榆。”
杜甫 《大觉高僧兰若》诗:“香炉 峰色隐晴湖,种杏仙家近白榆。”
唐 薛逢 《天上种白榆赋》:“象帝之先,种白榆於自然,布歷歷之真质,遍高尚之远天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植物名。榆科榆属,落叶小乔木或灌木。叶膜质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先端尖锐,表面深绿色,背面幼时有短柔毛。三月开花,花有短梗,聚簇生而。翅果倒卵形,先端有缺隙,种子位于中央,四月果熟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白榆』(bai|yu|)同音词

    • 白鱼1.即白鲦。 2.衣服﹑书籍中的一种蛀虫。通称蠹鱼。 3.麦类中的一种害虫。
    • 白羽1.白色羽毛。 2.借指白色的鸟。 3.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。又称白旄。亦泛指军旗。 4.指羽箭。 5.借指士兵。 6.指羽扇。 7.指羽书。又名羽檄。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﹐插鸟羽示紧急﹐故名。 8.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西峡县。
    • 白雨1.暴雨。 2.雹的别名。
    • 白语1.我国少数民族白族的语言。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的分支。
    • 白玉1.白色的玉。亦指白璧。 2.喻指豆腐。
    • 败御1.《韩非子.外储说右下》:"王子于期为赵简主取道争千里之表,其始发也,彘伏沟中,王子于期齐辔策而进之,彘突出于沟中,马惊驾败"。后用为因意外事故而驾车失败之典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