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自处

 [  zì chù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zì chù
  • ㄗˋ ㄔㄨˇ
  • 自處
  • thd th

词典解释

⒈  安置自己。

⒉  犹自居;自持。

⒊  自己处理;对待自己。

⒋  独自居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安置自己。

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惟佳人之独怀兮,折若椒以自处。”
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,在所自处耳。”
宋 王安石 《谢孙龙图启》:“伏念某蕞尔之材,儻然而仕,进有官谤,未尝不忧,退无私田,可以自处。”
孙中山 《革命最后一定成功》:“如果 陈炯明 再打回 广州,试问商团诸君何以自处呢?”

⒉  犹自居;自持。

《宋书·刘湛传》:“既不能以礼自处,又不能以礼处人。”
宋 苏辙 《上曾参政书》:“方今羣公在朝,以君子长者自处,而优容天下彦圣有技之士,士之有言者,可以安意肆志而无患,然后知士之生於今者之为幸。”
清 朱嘉徵 《乐府广序·魏风相和曲》:“﹝ 魏武 ﹞但託喻 周公 吐哺,以 西伯 自处,举明辟付之后人,此为英雄欺人。”

⒊  自己处理;对待自己。 《太平广记》卷七六引《国史异纂》及《纪闻·李淳风》:“唐 太史 李淳风,校新历,太阳合朔,当蚀既,於占不吉。

太宗 不悦曰:‘日或不食,卿将何以自处?’曰:‘如有不蚀,臣请死之。’”
《新五代史·杂传五·裴迪》:“﹝ 梁 ﹞ 太祖 乃牓门,以兵事自处,而以货财狱讼一切任 迪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倘然他始终不应这句话,这 十三妹 雷厉风行一般的性子,果然闹出一个大未完来,不但想不出自己这条身子何以自处,请问这是一桩什么事,成一回什么书?”
刘少奇 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六:“他在私人问题上善于自处,没有必要卑躬屈节地去要求人家帮助。”

⒋  独自居住。

《后汉书·河间孝王开传》:“翼 於是谢宾客,闭门自处。”
南朝 梁 沉约 《答庾光禄书》:“忌日制假,应是 晋 宋 之间,其事未久,制假前止是不为宴乐,本不自封闭,如今世自处者也。”
唐 元稹 《莺莺传》:“自去秋已来,常忽忽如有所失,於喧譁之下,或勉为语笑,閒宵自处,无不泪零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自己对环境事态的应对与处理。

如:「事态如此演变,我们将何以自处?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自处』(zi|chu|)同音词

    • 资储1.积蓄,贮备。
    • 资畜1.积蓄的资财。
    • 自出1.自逃在外。 2.犹自首。 3.出自于。 4.自己制订;自己创建。 5.甥之代称。
    • 仔畜1.牛﹑马﹑羊﹑猪等家畜的幼仔。
    • 赀储1.积蓄,储备。赀,通"资"。
    • 子畜1.幼小的牲畜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