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时中

 [  shí zhō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hí zhōnɡ
  • ㄕˊ ㄓㄨㄥ
  • 時中
  • jf k

词典解释

⒈  儒家谓立身行事,合乎时宜,无过与不及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儒家谓立身行事,合乎时宜,无过与不及。

《易·蒙》:“蒙亨,以亨行,时中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谓居蒙之时,人皆愿亨,若以亨道行之,于时则得中也。”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时中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谓喜怒不过节也。”
明 归有光 《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》:“性善时中之论,义利王伯之辨, 孟子 之自任以道,非僭也。”
郑观应 《<盛世危言>初刊自序》:“时中,用也。所谓变易者,圣之权也。”

⒉  有时料中。

《汉书·张良传》:“陛下用臣计,幸而时中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合乎时宜而无过与不及。

《礼记·中庸》:「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时中。小人之中庸也,小人而无忌惮也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时中』(shi|zhong|)同音词

    • 事衷1.犹情理。
    • 食重1.指装载粮食等的辎重车。《史记.西夷列传》﹕"﹝武帝﹞乃拜蒙(唐蒙)为郎中将﹐将千人﹐食重万余人﹐从巴蜀筰关入﹐遂见夜郎侯多同。"司马贞索隐﹕"食货辎重车也。"一说粮食和衣重。
    • 诗钟1.一种文字游戏之作。其方法为任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个词﹐或嵌字﹐或分咏﹐创作五言或七言诗两句﹐以凑合自然﹐对仗工整为上。相传拈题后以寸香系缕上﹐缀以钱﹐下承盂﹐火焚缕断﹐钱落盂响﹐虽佳作亦不录。故名。见清徐兆丰《风月谈馀录》。
    • 时钟1.报时的钟。
    • 始终①自始至终:宠敬日隆,始终无衰|贯串始终。 ②副词。表示从头到尾持续不变:她始终不愿意嫁给纨fd35子弟|球队始终保持不败的记录。
    • 市重1.谓以某种手法炫耀自己,博取重视。
    • 矢忠1.立誓效忠。
    • 试中1.考试中选。
    • 试种1. 试验性地种植,以检验某个新品种的生长情况。如:试种水稻。
    • 失中1.亦作"失衷"。 2.不合准则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