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帖息

 [  tiē x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tiē xī
  • ㄊ一ㄝ ㄒ一
  • 帖息
  • mhhk thn

词典解释

⒈  驯服;平服。

⒉  安息,安宁。

⒊  补贴利息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驯服;平服。

唐 无名氏 《李謩》:“李生 再拜,众皆帖息,乃散。”
《明史·熊概传》:“已,悉捕豪恶数十辈,械至京,论如法。於是奸宄帖息。”

⒉  安息,安宁。

宋 沉遘 《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墓志铭》:“公不为动,閭里帖息。”
《宋史·张咏传》:“时民间讹言有白头翁午后食人儿女,一郡嚣然。至暮,路无行人。既而得造讹者戮之,民遂帖息。”
明 宋濂 《中书省丞相星吉公神道碑铭》:“至顺 元年,迁 河东、山西 道肃政廉访使,薅姦剔秽,煦其朽枯,境内帖息。”

⒊  补贴利息。

《宋史·食货志下一》:“两浙路 钞旁定帖息钱, 湖、常、温、秀 州无额上供钱, 淮南路 添酒钱等,并行截节,更不充应奉支用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安定平顺。

《宋史·卷二九三·张咏传》:「时民间讹言有白头翁午后食人儿女,一郡嚣然。至暮,路无行人。既而得造讹者戮之,民遂帖息。」
宋·叶绍翁《四朝见闻录·陆石室》:「风激浪怒,舟不能胜,亟抽带中丹投舟外,风浪始帖息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帖息』(tie|xi|)同音词

    • 惵息1.谓因恐惧而屏息。
    • 铁犀1.铁铸的犀牛。古代传说犀角可避水﹐因铸铁犀置江河边﹐以镇水患。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曾铸石犀以厌水精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八九○引《蜀王本纪》。
    • 铁锡1.铁和锡。 2.唐代一种劣质钱币。以铁和锡熔铸而成。 3.指锡杖。
    • 铁铣1.铁锨。
    • 贴息1.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。亦指用期票调换现款时所付出的利息。
    • 贴席1.安卧于席。喻安稳。
    • 帖席1.贴卧席上。喻安稳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