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支节

 [  zhī jié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zhī jié
  • ㄓ ㄐ一ㄝˊ
  • 支節
  • fc ab

词典解释

⒈  四肢。指四肢关节。细碎,繁琐。谓意外的麻烦。从属次要之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四肢。

《尉缭子·攻权》:“将帅者,心也;羣下者,支节也。其心动以诚,则支节必力;其心动以疑,则支节必背。”
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军人分裂 莽 身,支节肌骨臠分。”

⒉  指四肢关节。

汉 张仲景 《伤寒论·太阳病下》:“伤寒六七日,发热,微恶寒,支节烦疼,微呕。”
明 陈继儒 《珍珠船》卷三:“煬帝 沉湎失度,每睡,须棰顿劳动力就一梦。侍儿 韩俊蛾 尤得意,每就枕,必令振耸支节。”

⒊  从属次要之事。

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中:“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却,须又从事亲的良知上去扩充将来,如此,又是脱却本原,着在支节上求了。”
汤用彤 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三章:“爰本斯旨,述其大事,而以其他支节附见焉。”

⒋  细碎,繁琐。

唐 元稹 《苦雨》诗:“又提精阳剑,蛟螭支节屠。”
清 陈鳣 《对策》卷四:“至于《礼志》,合郊祀、祭祀、朝会为一门,以省支节。”

⒌  谓意外的麻烦。

宋 苏轼 《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》:“曾未半年,已有刻薄臣竂,强生支节,析文破敕,妄作申请,致有上项续降圣旨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四肢骨节。

《汉书·卷九九·王莽传下》:「军人分裂莽身,支节肌骨脔分,争相杀者数十人。」
唐·罗隐《蒙叟遗意》:「混沌氏以支节为山岳,以肠胃为江河。」

⒉  繁琐细碎,不重要的事。

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·卷中·答聂文蔚》:「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却,须又从事亲的良知上去扩充将来,如此,又是脱却本原,著在支节上求了。」
清·陈鳣《对策·卷四》:「至于礼志,合郊祀、祭祀、朝会为一门,以省支节。 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支节』(zhi|jie|)同音词

    • 枝解1.分解肢体。枝,通"肢"。 2.古代指分裂四肢的酷刑。
    • 枝借1.犹寄居,栖身。
    • 直捷也作“直截”。干脆爽快,不绕弯子:直捷了当|不敢直捷下手。
    • 直截1.简单明白。 2.简直。
    • 直解1.直接领悟;即时了解。
    • 枝接常用的一种嫁接方法。从优良的健康母树上选取一段枝条,把较粗的一端削成楔形,插入砧木的切口内,然后用麻布条或塑料带绑扎,经培育而成活为新的植株。一般在秋末或初春进行。
    • 枝节比喻细小或横生旁出的事情:枝节问题|横生枝节|世事多枝节。
    • 志节1.志向和节操。
    • 志介1.志气与节操。
    • 踬跲1.颠仆牵绊。比喻境况很不顺利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