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失体

 [  shī tǐ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hī tǐ
  • ㄕ ㄊ一ˇ
  • 失體
  • tgi wsg

词典解释

⒈  做事或讲话不合礼节,没有体统。

indecorous; mannerless;

⒉  违背体式或标准。

草书失体,无法辨认。

unfit; substandard;

引证解释

⒈  不合体裁或标准。

《魏书·刘仁之传》:“﹝ 仁之 ﹞性好文字,吏书失体,便加鞭挞,言韵微讹,亦见捶楚。”
金 王若虚 《文辨四》:“凡人作文字,其他皆得自由,惟史书实録、制誥王言,决不可失体。”

⒉  有失体统。

宋 俞文豹 《吹剑四录》:“高宗 曰:‘前此朝士,若乘马驰骋,必以为失体。’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礼部·旧制一废难复》:“至于吏部选君,见都察院不肯行跪礼,而五部尚书至吏部,反揖四司郎官,最为失体。至 嘉靖 末年, 张永明 为都御史,始正之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失体』(shi|ti|)同音词

    • 石梯1.石级;石台阶。
    • 十体1.指十种文体。 2.指书法的十体。唐张怀瓘所分为:古文﹑大篆﹑籀文﹑小篆﹑八分﹑隶书﹑章草﹑行书﹑飞白﹑草书。见所著《书断.列传》。 3.指书法的十体。唐唐元度所分为:古文﹑大篆﹑小篆﹑八分﹑飞白﹑薤叶﹑垂针﹑垂露﹑鸟书﹑连珠。见《宣和书谱.唐元度》。 4.指十种诗体。唐元稹于元和七年时,将自己所作诗分编为古讽﹑乐讽﹑古体﹑新题乐府﹑律诗五言七言两体﹑律讽﹑悼亡﹑艳诗今古两体,共成十体。见所作《叙诗寄乐天书》。 5.指十种诗体。五代齐己分诗作为高古﹑清奇﹑远近﹑双分﹑背非﹑虚无﹑是非﹑清洁﹑覆妆
    • 时体1.当时流行的文体。
    • 事体1.事理;道理。 2.体制;体统。 3.事情;情况。 4.指形体。 5.犹职业,工作。
    • 施髢1.安上假发。
    • 尸体1.人或动物死后的躯体。
    • 失涕1.犹流泪。
    • 诗题1.诗的题目。 2.诗的题材。
    • 诗体1.诗的样式和风格。
    • 实体1.真实的具体的东西。 2.主体,要点。 3.哲学上的一个概念。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,认为变化着的事物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基础,就是实体。唯心主义者所说的"精神"﹑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所说的"物质"都是这样的实体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所谓实体就是永远运动着和发展着的物质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