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惊諕

 [  jīnɡ xià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jīnɡ xià
  • ㄐ一ㄥ ㄏㄠˊ
  • 驚諕
  • nyiy yhwn

词典解释

⒈  亦作“惊吓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惊吓”。

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天子览罢,惊諕得汗流龙体,半晌如呆。”
《元典章·吏部六·儒吏》:“若惊諕死,验得本尸目蹬口开,两手舒展,犹若怕怖之状,委是生前惊諕致命身死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四二回:“公孙胜 道:‘老母平生只爱清幽,喫不得惊諕,因此不敢取来。’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受惊害怕。也作「惊吓」。

《水浒传·第一回》:「方才惊諕的苦,争些儿送了性命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八七回》:「汝等皆是好百姓,不幸被孟获所拘,今受惊諕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惊諕』(jing|xia|)同音词

    • 旌夏1.古时乐舞所用的大旗。
    • 静暇1.宁静闲暇。
    • 镜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,其中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。
    •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:孩子受了~,哭起来了。
    • 警黠1.机警聪慧。
    • 京夏1.犹华夏,谓全国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