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扶义

 [  fú y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fú yì
  • ㄈㄨˊ 一ˋ
  • 扶義
  • rgy yr

词典解释

⒈  犹仗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仗义。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秦 既暴虐, 楚 人发难, 项氏 遂乱, 汉 乃扶义征伐。”
《隋书·经籍志二》:“司马迁、班固,撰而成之,股肱辅弼之臣,扶义俶儻之士,皆有记録。”
《资治通鉴·秦二世皇帝二年》:“不如更遣长者,扶义而西,告諭 秦 父兄。”
胡三省 注:“余谓扶义,犹言杖义也。”
元 柳贯 《宗忠简公画像作》诗:“扶义亟西征,敌愾为小却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仗义。

《汉书·卷一·高帝纪上》:「前陈王、项梁皆败,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,告谕秦父兄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扶义』(fu|yi|)同音词

    • 扶栘1.树名。似白杨,江南亦呼为白杨。
    • 扶翊1.辅佐;护持。
    • 扶翼1.护持;搀扶。 2.辅佐,扶助。
    • 芣苡1.见"芣苢"。
    • 芣苢1.亦作"芣苡"。 2.草名。即车前。 3.《诗.周南》篇名。《韩诗》以为《芣苢》"伤夫有恶疾也"。古人歌之以表达对患恶疾者之同情。 4.《诗.周南》篇名。芣苢多子,古人歌之以示庆贺生子之意。
    • 咈意1.违背意愿。
    • 黼衣1.绣有黑白斧形的礼服。
    • 黼依1.古代帝王座后绣有白黑相间的斧形花纹的屏风。
    • 黼扆1.古代帝王座后的屏风,上画斧形花纹。 2.借指帝王。 3.指帝座。
    • 黼帟1.绣有黑白相间斧形花纹的用以遮蔽尘埃的帐幕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