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大贤

 [  dà xiá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dà xián
  • ㄉㄚˋ ㄒ一ㄢˊ
  • 大賢
  • dd jcm

词典解释

⒈  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。

大贤之深谋远虑,岂庸人所及哉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sage; a man of great talent and great virtue;

引证解释

⒈  才德超群的人。
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天下有道,小德役大德,小贤役大贤。”
三国 魏 李康 《运命论》:“虽 仲尼 至圣颜冉 大贤……不能遏其端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三七回:“孔明 当世大贤,岂可召乎?”
清 唐孙华 《开河行》:“大贤久不作,尔曹谁復知经纶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称赞品德贤良敦厚的人。

《文选·李康·运命论》:「虽仲尼至圣,颜冉大贤,让于规矩之内,訚訚于洙泗之上,不能遏其端。」
《文选·王融·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四》:「大贤彊国,罔图惟旧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词语拆字

『大贤』(da|xian|)同音词

  • 打闲1.谓因无事可做而闲着。
  • 达贤1.德才兼备﹑声望卓著的人。 2.荐举贤人。
  • 达显1.犹显达。
  • 大仙1.尊称仙人。民间称"狐仙"为大仙;亦以称其它动物成"精"者。 2.指佛。
  • 大闲1.基本的行为准则。语本《论语.子张》:"大德不逾闲。"
  • 大弦1.见"大弦"。
  • 大咸1.周代"六舞"之一。相传本为尧时的乐舞。又称"咸池"。 2.传说中的山名。
  • 大岘1.山名。在山东省临胊县东南﹐即穆陵关﹐旧称齐地天险。东晋刘裕攻南燕慕容超﹐南燕大将公孙五楼谓宜断据大岘﹐坚壁清野﹐以绝晋军之资﹐超不从。即此山。见《宋书.武帝纪上》。后泛指险关。 2.山名。在安徽省含山县﹐又名赤焰山。南北朝时与小岘并为军争之地。
  • 大限寿数:大限有终。也指死期:大限将至。
  • 大宪1.清代地方官员对总督或巡抚的称谓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