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身丁

 [  shēn dī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hēn dīnɡ
  • ㄕㄣ ㄉ一ㄥ
  • 身丁
  • tm sgh

词典解释

⒈  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。

⒉  “身丁钱”的省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。

宋 李心传 《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·财赋二·身丁钱》:“广西 郡县贫薄,凡民间父、祖年六十以上而身丁未成者,亦行科纳,谓之‘掛丁钱’。”

⒉  “身丁钱”的省称。参见“身丁钱”。

《宋史·孝宗纪三》:“辛未,知 绍兴府 张津 进羡餘四十万緡,詔以代民输和买、身丁之半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》:“兴 洋 旧有义士,皆驍勇可用,祇是免身丁、差役之类,不费有司钱粮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身丁』(shen|ding|)同音词

    • 申定1.规定。
    • 神丁1.天神的使者。
    • 神鼎1.鼎的美称。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时必铸新鼎作为立国的重器。《史记.封禅书》:"闻昔泰帝兴神鼎一,一者壹统,天地万物所系终也。"汉焦赣《易林.渐之临》:"禹作神鼎,伯益衔指。斧斤既折,撞立独倚。"宋罗泌《路史.后纪一.太昊》:"﹝太昊﹞爰兴神鼎,制郊禅。"后世因以"神鼎"喻指皇位。 2.指道教炼丹药的鼎器。
    • 神定1.谓心神安定。
    • 沈定1.亦作"沉定"。 2.沉着镇定。
    • 审订1.审查订正。
    • 审定1.审查决定或审阅评定。 2.谨慎稳重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