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浮艳

 [  fú yà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fú yàn
  • ㄈㄨˊ 一ㄢˋ
  • 浮豔
  • ieb dhq

词典解释

⒈  浮华艳丽。

衣饰浮艳。

⒉  辞章华美而内容贫乏。

词句浮艳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浮艳”。亦作“浮艷”。

⒉  表露于外的才华。

三国 魏 曹操 《宣示孔融罪状令》:“太中大夫 孔融 既伏其罪矣,然世人多採其虚名,少於核实,见 融 浮艳,好作变异,眩其誑诈,不復察其乱俗也。”

⒊  指文辞华而不实。
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今世相承,趋末弃本,率多浮艳。”
宋 陆游 《跋<西崑酬唱集>》:“祥符 中,尝下詔禁文体浮艳。”
金 王若虚 《文辨》:“然此自富贵者之常,存之何害;但病太多,且过于浮艷耳。”
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五:“上官仪 诗多浮艷,以忠获罪。”
徐懋庸 《鸡肋》一:“他们的文章虽好,也只是些浮艳之词。”

⒋  指华美艳丽之色。

唐 韩愈 《风折花枝》诗:“浮艳侵天难就看,清香扑地只遥闻。”
明 刘基 《虞美人》词:“岂知浮艳难长久,看见花枝瘦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文章外表华丽而内容贫乏。

《陈书·卷二七·江总传》:「总笃行义,宽和温裕。好学,能属文,于五言七言尤善;然伤于浮艳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浮艳』(fu|yan|)同音词

    • 肤言1.肤浅之言。
    • 黼筵1.指边缘以黑白相间的丝织品作饰的席具。
    • 浮烟1.亦作"浮烟"。 2.飘动的烟气或云雾。
    • 浮言1.无根据的话。 2.浮华不实的言论。 3.空乏不切实际的语言。 4.表面的应酬话。
    • 浮岩又称“浮石”。一种多孔浅灰色的喷出岩。因能浮于水面而得名。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和石英。常分布在火山口附近,与其他火山岩共生。广泛用作混凝土材料和化学工业中的过滤器、洗涤剂、催化剂等。
    • 浮盐1.宋制,场盐例由官收,各有定额,额外所馀谓之"浮盐",与"正盐"相对。
    • 浮衍1.表面地推演。
    • 复言1.谓实践诺言。 2.再发表意见。
    • 复盐由几种简单的盐所组成的晶形化合物。如明矾[k2so4·al2(so4)3·24h2o]常简写成[kal(so4)2·12h2o],是由k2so4和al2(so4)3这两种简单的盐所组成的。溶于水电离出的离子和组成它的简单盐所电离出的离子相同:kal(so4)2k++al3++2so2-4
    • 复眼昆虫主要的视觉器官,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,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