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宪则

 [  xiàn zé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xiàn zé
  • ㄒ一ㄢˋ ㄗㄜˊ
  • 憲則
  • ptf mj

词典解释

⒈  法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法则。

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宣其德行,顺其宪则,使越於诸侯。”
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相列》:“此亦贤人之所察,纪往以知来,而著为宪则也。”
《旧唐书·刑法志》:“思所以正本澄源,式清流末,永垂宪则,貽范后昆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法制规章。

《国语·晋语八》:「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,其宫不备其宗器,宣其德行,顺其宪则,使越于诸侯。」
《旧唐书·卷五〇·刑法志》:「永垂宪则,贻范后昆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宪则』(xian|ze|)同音词

    • 嫌责1.谓因不满而加责备。
    • 纤赜1.精细深奥。
    • 纤仄1.亦作"纤侧"。 2.谓文辞纤巧,文风不正。
    • 鲜泽1.鲜明而有光泽。
    • 险仄1.崎岖而狭窄。 2.比喻艰难险阻。 3.阴险邪恶。 4.犹生涩﹐不常见。
    • 先泽1.祖先的德泽。 2.指祖先的遗物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