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部曲

 [  bù qǔ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bù qǔ
  • ㄅㄨˋ ㄑㄨˇ
  • 部曲
  • ukb ma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代军队编制单位。大将军营五部,校尉一人;部有曲,曲有军候一人。

⒉  借指军队。

⒊  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,带有人身依附性质。

⒋  部属;部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军队编制单位。大将军营五部,校尉一人;部有曲,曲有军候一人。

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睨部曲之进退,览将帅之变态。”
《新唐书·李光弼传》:“甲夜,士持炬徐引,部曲重坚,贼不敢逼。”

⒉  借指军队。

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寻而 何进 及弟 苗 先所领部曲皆归於 卓,卓 又使 吕布 杀执金吾 丁原 而并其众, 卓 兵士大盛。”
南朝 宋 鲍照 《代东武吟》:“将军既下世,部曲亦罕存。”
黄遵宪 《聂将军歌》:“将军麾军方寸乱,将军部曲已云散。”

⒊  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,带有人身依附性质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邓艾传》:“孙权 已没,大臣未附, 吴 名宗大族,皆有部曲。”
南史·张瓌传》:“瓌 宅中常有父时旧部曲数百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徽宗政和四年》:“遂命诸将传梃而誓曰:‘汝等同心尽力,有功者,奴婢部曲为良,庶人官之。’”

⒋  部属;部下。

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灵帝纪》:“今将军既有元舅之尊,二府并领劲兵,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,乐尽死力,事在掌握,天赞之时也。”
宋 张元干 《叶少蕴生朝》诗:“小试擒纵孰敢攖?部曲爱戴如父兄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清方档案》:“当年宿将,久经战阵者尚不乏人,若择其威望素著者,使其统带旧部,协同进剿,准其部曲诸将以原官酌补新兵制之缺,新旧相閒,不能为变,而易於图功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古代军队编制的单位。

《文选·张衡·西京赋》:「结部曲,整行伍。」
李善注引司马彪续汉书曰:「大将军营五部,部有校尉一人;部下有曲,曲有军候一人。」

⒉  泛指军队。

《文选·鲍照·东武吟》:「将军既下世,部曲亦罕存。」
三国演义·第二回》:「今公兄弟部曲将吏,皆英俊之士,若使尽力,事在掌握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部曲』(bu|qu|)同音词

    • 不屈1.不屈折。犹言不卑下。 2.不顺从;不屈服。
    • 不趋1.谓入朝不急步而行。封建时代人臣入朝必须趋步以示恭敬,入朝不趋是皇帝对大臣的一种殊遇。 2.不追逐;不追求。 3.不迅速。见"不趋事"。
    • 不取1.不赞成;不采取。
    • 捕取1.捕捉。
    • 步曲1.见"步屈"。
    • 步屈1.亦作"步曲"。亦作"步蛐"。 2.昆虫名。尺蠖的别称。
    • 步蛐1.见"步屈"。
    • 步趋①泛指行走:进退步趋|王师步趋,不习嵌fd38。 ②“亦步亦趋”的略语。追随;效法:步趋相从|步趋西国。
    • 步趍1.见"步趋"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