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异道

 [  yì dào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yì dào
  • 一ˋ ㄉㄠˋ
  • 異道
  • na ut

词典解释

⒈  不同的方法。

⒉  指别的方法。

⒊  指志趣或本性不同。

⒋  思想理论不同。

⒌  不同的道路;方向相反的道路。

⒍  指信不同教义的人。即异教徒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不同的方法。

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古今异情,其所以治乱者异道。”
汉 刘向 《说苑·君道》:“夫三君之举贤,皆异道而成功。”
南朝 齐 王融 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之四:“是以三王异道而共昌,五霸殊风而并列。”

⒉  指别的方法。

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,长执重势,而独擅天下之利者,非有异道也。能独断而审督责,必深罚,故天下不敢犯也。”

⒊  指志趣或本性不同。
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何方圆之能周兮,夫孰异道而相安。”
明 汪道昆 《洛水悲》:“吾闻人神异道,不得相干。”

⒋  思想理论不同。

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今师异道,人异论,百家殊方,指意不同,是上亡以持统一……下不知所守。”

⒌  不同的道路;方向相反的道路。

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广 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 右北平,博望侯 张騫 将万骑与 广 俱,异道。”
《法苑珠林》卷三一:“佛必从此来,我则从彼异道而去。”

⒍  指信不同教义的人。即异教徒。

《法苑珠林》卷七九:“今须通散一毫以上捨入十方众僧及穷独乞人并诸异道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不同的方法。

《史记·卷八七·李斯传》:「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,长执重势,而独擅天下之利者,非有异道也。」

⒉  不同的思想、立论。

《汉书·卷五六·董仲舒传》:「今师异道,人异论,百家殊方,指意不同,是以上亡以持一统。」

⒊  所行的路径不同。

《汉书·卷五四·李广传》:「后三岁,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,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,异道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异道』(yi|dao|)同音词

    • 逸盗1.在逃的盗匪。
    • 逸道1.使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法令等。
    • 艺道1.技巧。
    • 议道1.议论大道﹔探讨治国之道。 2.拟议取道。
    • 一到1.到一次。 2.犹一来,一经来到。 3.一旦到了。
    • 一道1.一条道路。 2.同一道理。 3.一种途径或方法。 4.一种德行。 5.同路;一起。 6.犹一并。 7.围棋下子的一个交叉点。 8.明代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。 9.表数量。用于水流﹑光线等,犹言一条。 10.表数量。用于景物,犹言一片。 11.表数量。用于符箓﹑文书﹑题目等,犹言一篇。 12.表数量。用于称进一次茶汤或菜肴。
    • 夷道1.平易之道。 2.平坦的道路。
    • 溢道1.充塞道路。
    • 医道1.医术。治病的本领。
    • 仪刀1.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。历代形制不一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