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菟丝

 [  tú s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tú sī
  • ㄊㄨˋ ㄙ
  • 菟絲
  • aqky xxg

词典解释

⒈  草名。俗称菟丝子。蔓生,茎细长,缠络于其他植物上。花淡红色。子可入药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草名。俗称菟丝子。蔓生,茎细长,缠络于其他植物上。花淡红色。子可入药。

《诗·小雅·頍弁》“蔦与女萝,施于松柏” 毛 传:“女萝,菟丝松萝也。”
《古诗十九首·冉冉孤竹生》:“菟丝生有时,夫妇会有宜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金丹》:“又可以和菟丝。菟丝是初生之根,其形似菟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植物名。旋花科菟丝子属,草本。茎成丝状蔓生,多缠绕寄生在豆科植物上。花小,白色或红色。种子可供药用。也作「兔丝」、「菟丝子」、「玉女」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菟丝』(tu|si|)同音词

    • 秃厮1.对僧人的讥嘲之词。
    • 土司元明清时期,在西南、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。有文职和武职之分。按等级以土知府、土知州、土知县等官隶吏部,以宣慰使、宣抚使、安抚使等官隶兵部。明清时,曾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,废除世袭土司。解放后土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。
    • 土思1.谓对故乡的怀念。
    • 屠肆1.屠宰场;肉市。 2.古星名。共二星,在天市垣内。
    • 兔丝1.植物名。即菟丝子。 2.喻妻室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