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觞豆

 [  shānɡ dòu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hānɡ dòu
  • ㄕㄤ ㄉㄡˋ
  • 觴豆
  • qetr gku

词典解释

⒈  觞与豆。古代盛酒肴之具。

⒉  “觞酒豆肉”之省。泛指饮食,筵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觞与豆。古代盛酒肴之具。

《大戴礼记·武王践阼》:“觴豆之铭曰:‘食自杖,食自杖,戒之憍,憍则逃。’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“唯瑚璉觴豆而后雕文彤漆。”
章炳麟 《訄书·官统下》:“有位而无权,有阶而无禄,则将军之策命,或厪足以易觴豆。”

⒉  “觴酒豆肉”之省。泛指饮食,筵席。

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执鑾刀以袒割,奉觴豆於国叟。”
李周翰 注:“言天子亲执刀,肉袒割牲,奉酒及籩豆於三老五更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傲雅觴豆之前,雍容衽席之上。”
周振甫 注:“觴豆,犹酒席。”
宋 陈鹄 《耆旧续闻》卷七:“一夕,吏散,庭空月明, 曹 与女罗觴豆,献酬懽洽。”
清 宋琬 《登西岳庙万寿阁》诗:“槛外河山 三辅 小,嵓前觴豆百灵朝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酒杯与食器。比喻饮食。

《文选·张衡·东京赋》:「执銮刀以袒割,奉觞豆于国叟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觞豆』(shang|dou|)同音词

    • 上都1.古代对京都的通称。 2.古对陪都(下都)而言,称首都为上都。(1)北齐以晋阳为下都,故称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为上都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五五引《晋书》:"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,晋阳为下都。"(2)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﹑南﹑西﹑北四陪都,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。《新唐书.地理志一》:"上都,初曰京城,天宝元年曰西京……肃宗元年曰上都。" 3.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,世祖中统五年(1264)加号上都,岁常巡幸,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。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。 4.指天宫。
    • 觞窦1.谓仅能泛起酒杯的小渎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