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趯鞠

 [  yuè j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yuè jū
  • ㄩㄝˋ ㄐㄨ
  • 趯鞠
  • fhny afqo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代军中习武之戏。类似今之足球运动。又称“蹴鞠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军中习武之戏。类似今之足球运动。又称“蹴鞠”。

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诡习》:“张芬 曾为 韦南康 亲随行军,曲艺过人,力举七尺碑,定双轮水磑。常於 福感寺 趯鞠,高及半塔,弹弓力五斗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趯鞠』(yue|ju|)同音词

    • 越局1.谓超越自己职掌的部分。
    • 越橘1. 植物名。杜鹃花科,越橘属。常绿矮生半灌木,叶卵形,表面光滑,总状花序,花冠钟形,白色或粉红色,浆果暗赤色,味酸微甜,可以吃。
    • 越剧戏曲剧种。流行于浙江、江苏、上海等地。清末由浙江嵊县一带的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。初名“小歌班”、“的笃班”,曾名“绍兴文戏”。1923年起出现全部由女演员演出的剧团,称“女子文戏”,并逐渐取代男班。1938年改名“越剧”。40年代进行改革。主要唱腔有四工腔、尺调腔、弦下腔等。剧目有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祥林嫂》等。
    • 跃居1. 跨过某个阶段,跃升为 [某个地位]。
    • 阅具1.谓考察﹑检阅其事,看其是否准备充足。
    • 粤剧戏曲剧种。流行于广东及广西的粤语地区和香港、澳门等地。曾名“广东梆黄”。明末清初弋阳腔、昆腔传入广东后,以秦腔和乱弹为主要唱腔,吸收广东民间音乐,逐步形成。清道光、咸丰年间已流行。唱腔有板腔体的梆子、二黄两类。另有曲牌。剧目有《搜书院》、《罗成写书》、《关汉卿》等。
    • 约居1.谓居于贫困。
    • 彟矩1.尺度;法度。
    • 月局1.风月场。指妓院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