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春秋》的成语共收录74个出自《春秋》的成语
极寿无疆 [ jí shòu wú jiāng ]
释义:指永存。
出处: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三代改制质文》:“声名魂魄施于虚,极寿无疆。”
骄奢淫佚 [ jiāo shē yín yì ]
释义:形容生活放纵奢侈,荒淫无度。同“骄奢淫逸”。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彪传》:“是以《春秋》爱子教以义方,不纳入邪。骄奢淫佚,所自邪也。”
焦沙烂石 [ jiāo shā shí làn ]
释义:将沙烧焦,石烧烂。形容天气非常酷热。
出处: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循天之道》:“为寒则疑冰裂地,为热则焦沙烂石。”
谨本详始 [ jǐn běn xiáng shǐ ]
释义:指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。
出处: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立元神》:“故为人君者,谨本详始,敬小慎微,志如死灰,形如委衣。”
揽名责实 [ lǎn míng zé shí ]
释义:指观其名而考其实绩。
出处: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考功名》:“有益者谓之公,无益者谓之烦,揽名责实,不得虚言。”
牧豕听经 [ mù shǐ tīng jīng ]
释义:一面放猪,一面听讲。比喻求学努力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承宫传》:“少孤,年八岁为人牧豕。乡里徐子盛者,以《春秋经》授诸生数百人,宫过息庐下,乐其业,因就听经,遂请留门下,为诸生拾薪。”
靡然乡风 [ mí rán xiāng fēng ]
释义: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。同“靡然向风”。
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公孙弘以《春秋》白衣为天下三公,封以平津侯。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。”
寝苫枕戈 [ qǐn shān zhěn gē ]
释义:表示时刻不忘报仇。同“寝苫枕干”。
出处: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·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》:“以大义言之,则公也方当寝苫枕戈之时,而与仇人主婚姻之礼,不亦悖乎!”
四书五经 [ sì shū wǔ jīng ]
释义: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出处: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五经》:“五经何谓?谓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也。”宋·朱熹著有《四书集注》。
托之空言 [ tuō zhī kōng yán ]
释义: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
出处:汉·赵岐《〈孟子〉题辞》:“仲尼有云:‘我欲托之空言,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’”按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作“载之空言”。司马贞索隐:“案:孔子之言见《春秋纬》,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。空言谓褒贬是非也。”
无间可乘 [ wú jiān kě chéng ]
释义:犹无隙可乘。没有空子可钻。
出处: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·蔡侯郑伯会于邓公及我盟于唐公至自唐》:“向使中国无间可乘,吾又知其未至此也。”
夏五郭公 [ xià wǔ guō gōng ]
释义:《春秋》一书中,“夏五”后缺“月”字,“郭公”下未记事。比喻文字脱漏。
出处:《春秋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十有四年春正月,公会郑伯于曹。无冰。夏五。”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冬,戎侵曹。曹羁出奔陈。赤归于曹。郭公。”
修旧利废 [ xiū jiù lì fèi ]
释义:把破旧的修补好,把废物利用起来。指厉行节约。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幽厉之后,王道缺,礼乐衰,孔子修旧起废,废《诗》、《书》,作《春秋》,则学者至今则之。”
纤介之失 [ xiān jiè zhī shī ]
释义:纤介:细微。很小的过失。
出处: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王道》:“春秋记纤介之失。”
相与为一 [ xiāng yǔ wéi yī ]
释义:相与:相互。相互结合成为一体。
出处: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诸侯恐惧,同盟而谋弱秦,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以致天下之士,合从缔交,相与为一。”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卷第十:“谓之性情,性情相与为一瞑,情亦性也,谓性已善,奈其情何?”
一辞莫赞 [ yī cí mò zàn ]
释义:赞:赞美。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。形容诗文写得极好。
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。”
于安思危 [ yú ān sī wēi ]
释义:于:处于;思:想。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,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。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臣闻之《春秋》,于安思危,危则虑安。”
诛心之论 [ zhū xīn zhī lùn ]
释义:诛:惩罚。指不问罪行,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。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霍谞传》:“《春秋》之义,原情定过,赦事诛意,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,赵盾以纵贼而见书。”
属辞比事 [ zhǔ cí bǐ shì ]
释义:原指连缀文辞,排比事实,记载历史。后泛称作文纪事。
出处:《礼记·经解》:“属辞比事,《春秋》教也。”
造恶不悛 [ zào è bù quān ]
释义:作恶事而不肯悔改。
出处: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·公会齐侯伐莱公至自伐莱大旱》:“宣公造恶不悛,而流毒于其国若是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