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

孟子第二十五节尽心章句下·读解

孟子在否定了本性以后,又重提本性,就是想说明人的本性可改变、可克制,但也可以保持善良的本性。乐正子就是保持了善良的本性,而成为善人,成为诚信的人。但仅仅是善良和有诚信够不够呢?当然不行!关键还要内心充实。这个内心充实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可就复

读解

  孟子在否定了本性以后,又重提本性,就是想说明人的本性可改变、可克制,但也可以保持善良的本性。乐正子就是保持了善良的本性,而成为善人,成为诚信的人。但仅仅是善良和有诚信够不够呢?当然不行!关键还要内心充实。这个内心充实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可就复杂多了,因为所谓的内心充实,就是要知晓、懂得最根本的东西。而要知晓、懂得最根本的东西,就必须要学习、继承很多很多的历史经验,并且把它们融化贯通,以调节自己,以旧的知识来适应新的、发展中的社会。而所谓光辉者,用自己发出的光去照亮别人,去影响别人,使其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。所以,圣人、教师,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盏路灯,走在有路灯的道路上,一个人不会走偏走歪走错。而走在黑暗的道路上,那就极容易走偏走歪走错。乐正子就没有做到这些,所以他就是没有尽心知命,因此也就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。

孟子简介

  《孟子》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,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,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。《孟子》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为“四书”之一。

孟子·第二十五节尽心章句下原文

  浩生不害问曰:“乐正子,何人也?”孟子曰:“善人也,信人也。”“何谓善?何谓信?”

  曰:“可欲之谓善,有诸己之谓信。充实之谓美,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,大而化之之谓圣,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。乐正子,二之中,四之下也。”